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上海“网红阿姨”在崇明二次创业故事

1天前创业故事8

上海霍山路上,曾有一家“阿姨奶茶”,店内独创的“血糯米奶茶”,让许多人喝过就念念不忘,店主卞阿姨更是成了小有名气的“网红”,2021年,店铺周边动迁,“阿姨奶茶”停止营业,后来,卞阿姨来到崇明“隐居”,过了几年悠闲的乡村生活,去年底,记者联系到卞阿姨,得知她要在中兴镇“二次创业”。

前情回顾:上海网红阿姨“隐居”崇明4年,“在这里我过得很开心”

今天(2月15日),卞阿姨“重出江湖”亮出“宝刀”,没错,位于崇明中兴镇兴工路6号的,“阿姨食堂”,正式开业啦。

卞阿姨从早上6点多就开始,忙进忙出,招呼着一波又一波的顾客,她神采盎然地说,“很忙,但是很快乐”,卞阿姨介绍道。

店里的“主打产品”是,荠菜肉馄饨、鲜肉馄饨、红烧牛肉面

正在一旁吃馄饨的顾客说,“馄饨大得一口都塞不下,比家里包的都好吃”,“一口下去,就感觉这馅儿又实在又新鲜”,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或面条,虽比不上山珍海味,但却最抚凡人心

关于这次创业,卞阿姨说,“待在家里没事干,实在没劲,创业虽然辛苦,但是我还是会选择,不谈赚多赚少”。

创业故事,“阿姨,中午定17份馄饨……”,“好额,谢谢侬……”,这是一早,离“阿姨食堂”距离仅有几米的,中馨福利院工作人员与卞阿姨的对话,阿姨一边道谢,一边开始了新的忙碌。

祝愿这位,坚持用心制作食物的阿姨,在崇明,继续享受忙碌带来的快乐,岁月悠长, 脚步不停歇,活到老做到老,时光见证着她的坚韧与美丽。

记者、摄影:陆海华,编辑:陆海华,责编:李琳、陆海华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24.html

“上海“网红阿姨”在崇明二次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于洋:创业是条不归路 深度学习方能行远

四川路25号,曾经诞生了与共和国同龄的青岛造船厂,多艘渔业、公务船从这里扬帆;2013年,老船厂启动搬迁,金茂湾拔地而起,国际湾居综合体呼之欲出;2018年,青岛柒贰法则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与大多数平台公司不同,创始人于洋没有选择交通更加便利的东部,而是将创业孵化平台落在了老城区灵魂与文化的交汇点...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推动农民工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带动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地区脱贫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目前仍存在创业资金缺乏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短缺 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为此应构建科学高效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支撑体系,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要优化返乡...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一位农民工的返乡创业路

返乡创业故事:时间来到下午6时,安静的生产车间嘈杂起来,女工们整了整手头的线束,结束一天的工作。这里是地处秦巴山区的安康市汉滨区谭坝镇松坝社区的新社区工厂。生产车间外,是搬迁群众的住房——一排白色的三层小楼,在青山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这一天是9月27日,一场雨刚下过,空气中还有淡淡的泥土味。女工们一...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这种水培的小白菜,成熟快,一年能收十几茬,并且不依靠土壤肥力,并且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化肥和农药,绿色健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连日来,在武城县老城镇的盛茂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株株小白菜在多层立体水培种植架上茁壮成长,菜农们正穿梭在种植架里进行采收,基地负责人李秀双乐呵呵地说。近年来,水培蔬菜悄悄“...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博士放弃几百万年薪,回老家养蚯蚓创业,年产值过亿历程

法月萍,女,48岁,南京大学博士、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现任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山东三度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德州法博士蚯蚓标准化研究中心主任。蚯蚓养殖与深加工研究专家。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从蚯蚓身上看到商机的人并不多。法月萍就是其中一个,发现商机的她放弃了博士毕业后,放弃年薪二百...

农妇创业8年 养金鱼致富

农妇创业8年 养金鱼致富

大家都知道《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今天,我们告诉您一个农妇与金鱼的故事。八年前,高新区板塘乡新农村的黄素莲还是一名普通的农妇。八年后,50岁的黄素莲成为一位年出售50万条金鱼的养殖基地负责人。因为家贫,她高中只念了一年,中年偶然一次创业却让她走上富裕之路。今年“三八”妇女节,勤劳的黄素莲还获得了高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