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黄石父子携手回乡创业开办4个民营产业园

2个月前 (07-03)创业故事139

创业故事,6月25日下午,张鸣来到大冶龙翔科技创业园施工现场查看项目进度。园区3栋办公楼、13栋研发楼和5栋配套用房已全部封顶,工人们正忙着内部装修。这个投资4.8亿元的园区,是29岁的张鸣和父亲张子龙在黄石返乡投资的第4个民营产业园。

张鸣1996年出生于阳新县龙港镇,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张子龙就外出打拼。张子龙北漂多年,一直从事装修行业,赚到了第一桶金。2008年,张子龙转型做民营产业园,和当地村集体合作,在北京北五环开发了朝来科创园,村集体出土地,张子龙投资建设,建成后拥有20年经营权。2012年,他又在北京昌平区开发了修正大厦。

受父亲影响,张鸣很早就开始关注创业,大学时他加入了学校的商务协会社团,大二时还当上了社团负责人。在社团,他组织了许多活动,如创业比赛、企业调研、营销比赛等。他曾组织卖苹果比赛,吸引100多位同学参赛,他们将苹果推销到了学校周围的写字楼和小区,有的小组3天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万元。“这样的经历锻炼了我的商业思维,也积累了营销经验。”张鸣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协助父亲负责园区招商。

国家开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父子俩开始思考企业的未来。“出门在外总是想家,不如回家投资。”父子俩一商量,决定拿在北京赚到的房租,回乡继续投资产业园。

2017年,张鸣协助父亲在老家阳新开发龙翔电商物流园,并引进大型鞋厂带动了当地200余人就业。尽管投资回报周期要20年才回本,但能帮助家乡人在家门口就业,让张鸣很自豪。

2019年,父子俩来到黄石市下陆区,开发黄石龙翔科技创业园,张鸣成了公司法定代表人。黄石龙翔科技创业园2021年建成投用,为吸引返乡创业客户和大学生创业客户,张鸣在公司里推行全员招商模式,围绕客户需求帮助对接公共服务、整合优势资源、降低创业试错成本。目前,园区已经入驻超过80家企业,涵盖教育培训、医疗器械、消防器材、环境监测、网络游戏等多个领域,有不少大学生创业主体。2024和2025年,他们又相继投资开发下陆龙源科技创业园和大冶龙翔科技创业园,目前这两个园区正在建设中。

父子创业故事,“父亲负责园区建设,我负责招商运营。”张鸣表示,他们回乡投资得到了黄石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人社部门也为企业用工提供了不少帮助,他们想通过建设运营产业园,让更多创业者实现梦想。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实习生李欣怡 通讯员张茜)【编辑:王戎飞】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40.html

“黄石父子携手回乡创业开办4个民营产业园” 的相关文章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环保、IT、投资、客座教授、教育顾问...... 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王钢是80后。声音爽朗、年轻帅气,谈及海外留学后选择回国创业的历程,王钢侃侃而谈,他表示,国内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氛围让他心动,各级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关注,让他觉得回国发展更加有活力和动力。在采访中,王钢告诉记者,2001年高中毕业后...

女性创业者想要成功 离不开这七把创业“武器”

女性创业者想要成功 离不开这七把创业“武器”

如今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理念都有了全新的概念,这就让很多过去死板的事情变得更加多元化。比如现在的创业者已经不再只有男性了,并且已经有很多女性创业者都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作为女性创业者来说,想要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具备这七个创业武器。一、做出明确的事业规划作为女性创...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200名“新农人”返乡创业 武城筑巢引凤助推乡村振兴

“我们这种水培的小白菜,成熟快,一年能收十几茬,并且不依靠土壤肥力,并且整个生长过程不用化肥和农药,绿色健康,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连日来,在武城县老城镇的盛茂蔬菜种植基地里,一株株小白菜在多层立体水培种植架上茁壮成长,菜农们正穿梭在种植架里进行采收,基地负责人李秀双乐呵呵地说。近年来,水培蔬菜悄悄“...

农妇创业8年 养金鱼致富

农妇创业8年 养金鱼致富

大家都知道《渔夫与金鱼的故事》,今天,我们告诉您一个农妇与金鱼的故事。八年前,高新区板塘乡新农村的黄素莲还是一名普通的农妇。八年后,50岁的黄素莲成为一位年出售50万条金鱼的养殖基地负责人。因为家贫,她高中只念了一年,中年偶然一次创业却让她走上富裕之路。今年“三八”妇女节,勤劳的黄素莲还获得了高新区...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江城区:华龙村发小三人抱团回乡创业

在江城区中洲街道华龙村村口看到,180多亩连片土地生机勃勃,工作人员正在采摘成熟的蔬菜,前些日子种下的草莓陆续成熟,已露出了一个个红彤彤的“小脑袋”,一串串绿油油的圣女果挂满枝头。这些都是村里“80后”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三人的“心肝宝贝”,希望所在。冯大平、冯正星、叶升长是土生土长的华龙村人。这...

大姐一招将红薯干年销900万,带动当地经济,红薯姐怎么做到的

大姐一招将红薯干年销900万,带动当地经济,红薯姐怎么做到的

可能大家都吃过红薯干,作为一种休闲的零食,红薯干可以说是物美价廉了,但是你一定想不到有人能靠着这小小的红薯干,年收入近千万。她就是确山县瓦岗倒蒸红薯干市级非遗传承人,大家熟知的“红薯姐”白军敏,本期子牙童趣商将锦囊就来说说白军敏的创业之路。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是国家级的贫困县,当地地形特殊,无法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