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黄石父子携手回乡创业开办4个民营产业园

10小时前创业故事1

创业故事,6月25日下午,张鸣来到大冶龙翔科技创业园施工现场查看项目进度。园区3栋办公楼、13栋研发楼和5栋配套用房已全部封顶,工人们正忙着内部装修。这个投资4.8亿元的园区,是29岁的张鸣和父亲张子龙在黄石返乡投资的第4个民营产业园。

张鸣1996年出生于阳新县龙港镇,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张子龙就外出打拼。张子龙北漂多年,一直从事装修行业,赚到了第一桶金。2008年,张子龙转型做民营产业园,和当地村集体合作,在北京北五环开发了朝来科创园,村集体出土地,张子龙投资建设,建成后拥有20年经营权。2012年,他又在北京昌平区开发了修正大厦。

受父亲影响,张鸣很早就开始关注创业,大学时他加入了学校的商务协会社团,大二时还当上了社团负责人。在社团,他组织了许多活动,如创业比赛、企业调研、营销比赛等。他曾组织卖苹果比赛,吸引100多位同学参赛,他们将苹果推销到了学校周围的写字楼和小区,有的小组3天时间销售额就突破了万元。“这样的经历锻炼了我的商业思维,也积累了营销经验。”张鸣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北京,协助父亲负责园区招商。

国家开始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父子俩开始思考企业的未来。“出门在外总是想家,不如回家投资。”父子俩一商量,决定拿在北京赚到的房租,回乡继续投资产业园。

2017年,张鸣协助父亲在老家阳新开发龙翔电商物流园,并引进大型鞋厂带动了当地200余人就业。尽管投资回报周期要20年才回本,但能帮助家乡人在家门口就业,让张鸣很自豪。

2019年,父子俩来到黄石市下陆区,开发黄石龙翔科技创业园,张鸣成了公司法定代表人。黄石龙翔科技创业园2021年建成投用,为吸引返乡创业客户和大学生创业客户,张鸣在公司里推行全员招商模式,围绕客户需求帮助对接公共服务、整合优势资源、降低创业试错成本。目前,园区已经入驻超过80家企业,涵盖教育培训、医疗器械、消防器材、环境监测、网络游戏等多个领域,有不少大学生创业主体。2024和2025年,他们又相继投资开发下陆龙源科技创业园和大冶龙翔科技创业园,目前这两个园区正在建设中。

父子创业故事,“父亲负责园区建设,我负责招商运营。”张鸣表示,他们回乡投资得到了黄石市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人社部门也为企业用工提供了不少帮助,他们想通过建设运营产业园,让更多创业者实现梦想。

(长江日报记者高喜明 实习生李欣怡 通讯员张茜)【编辑:王戎飞】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40.html

“黄石父子携手回乡创业开办4个民营产业园” 的相关文章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惠阳知名的大学生创业兄弟曾广浩、曾广深,在成功打造惠阳首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后,又涉足了新领域——这回是惠阳冷门养殖行业,石金钱龟、草龟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养龟菜鸟到如今能够帮龟治病,曾氏兄弟的养龟场成为当地最大规模养龟场,养龟7000多只,是惠阳重要龟种、龟苗集散地。曾氏兄弟与陈勇明打理的养...

赵丽梅: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

赵丽梅: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

姓名:赵丽梅居住小镇:平谷区峪口镇工作内容:2014年辞去北京市里的稳定工作,带着全家回到了老公的家乡平谷区峪口镇创业,开启了自己的甜蜜事业路。蜂蜜丰收的时节里,赵丽梅展示刚做好的蜂蜜。39岁的赵丽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城区上班,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平谷区养蜂协会前任会长聊起养蜂的故事。斟酌...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返乡只因为儿时的梦想袁小梅“蜂”狂的“甜蜜”梦想源于小时候喜欢看...

苌庄镇:返乡创业排头兵,致富不忘众乡亲

苌庄镇:返乡创业排头兵,致富不忘众乡亲

金秋时节,笔者走进苌庄镇桑庄村惠民木业有限公司,只见平整宽大的厂院里整齐地堆放着一垛垛白色木条。加工厂里,员工们把晒干的木条装进铁筐,用叉车推进车间,经过刷胶机刷胶,然后整齐地摆放在操作台上,通过热压机加热、加压、成型,一块块长2.48米、宽1.25米的半成品生态板芯、细木工板便被运往库房。该公司以...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东平青年返乡创业 广阔田野大有作为

“当初决定要回来种大棚的时候,家里是反对的。家人认为我在外做生意,虽然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但是毕竟收入比较可观,猛然间放弃干了这么多年的生意,家里觉得我脑子‘坏掉了’。”武加祥笑着调侃道,“当时家里给我打电话,给我说搞种植多么不容易,说咱也不懂技术、也没有销路,脑袋一热种大棚,万一赔钱了,里里外外这...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70后夫妻返乡“宿”造新生活

“我们有一所房子,一半泥土,一半诗意。”如今,70后杨家远与妻子武娟的这一愿望,已实现。位于张家界市武陵源区锣鼓塔街道张家界社区富溪峪组的醉心谷庄园,距离景区仅10分钟车程。民宿建在山顶上,享有一整片森林的景致。17间客房,不拘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既有融于自然的美,又有居住的舒适。住在这里,清晨不是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