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兴仁:夫妻俩扎根深山闯出新“鸡”遇

2个月前 (07-04)创业故事133

“诚有信守诚弘扬舍得精神,鸡产蛋孵鸡成就浑圆事业”

“千百万鸡雞雞雞皆是黄金,七十二行行行行都似银行”。

走进兴仁市城南街道保驹村的兴仁市天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张贴在蛋鸡养殖场门前两副对联格外醒目。公司负责人刘天涛、官正艳夫妇就是靠着敢闯敢干、勇担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大山深处闯出了一片新“鸡”遇。

1、回乡创业,一个鸡蛋闯出一条致富路

2012年,在兴义开办汽车修理厂的刘天涛、官正艳夫妻卖掉修理厂,带着全部积蓄,回到自己故乡兴仁市城南街道塘边村大聋组竹林堡,成立了竹林堡生态种养殖合作社,发展家庭式养殖业,立志带动家乡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青春年代不怕苦,晚年拥有幸福财。”这是刘天涛夫妇最爱说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始终激励着夫妻俩在自己的创业路上拼搏奋进,经过坚持不懈努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1月,刘天涛夫妇创办了天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将公司和养殖场迁至邻村保驹村。公司流转30余户农户土地入股分红,并吸收部分贫困户特惠贷入股分红,带动农户增收,同时,还按照一定比例分红给保驹村,用于发展村集体公益事业,截至目前,公司共为农户和村集体分红900余万元。

岑春洋的妻子患病去世后,还要养育2个孩子,夫妻俩便把他招收到养殖场上班,每年收入4万多元,既照顾了家庭也有了收入。杨选贞作为当地的一名聋哑人,在养殖场务工,每月获得3000多元的收入……刘天涛、官正艳夫妇的养殖场每天吸纳周边50余名农户就近务工,从事养殖、分拣、包装、保洁等岗位,且从未拖欠工资。夫妻俩还向王兴科、罗原祥等15户家庭困难的农户免费发放鸡苗7500羽,并提供技术指导、保底销售等服务,每月带动家庭总收入增加2000多元。此外,夫妻俩还采用“飞地经济”模式,新建养殖基地1242平方米,养鸡5.5万羽,带动大山镇猪槽箐村60户农户增收致富。

2、创新理念,深山闯出新“鸡”遇

从鸡苗的采购、防疫、饲养等各个环节,夫妻俩都会严格把关,绝不走过场。通过精心研究、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充分利用兴仁薏仁米特有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以兴仁薏仁米为养殖主要原料养殖家禽,结合兴仁市“薏仁米之乡”“长寿之乡”等美誉,注册了兴仁薏仁米鸡蛋“薏之乡”品牌。薏仁米鸡蛋经权威机构检验认定,鸡蛋产品胆固醇低,其他人体所需的营养指标相对较高,产品上市销售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远销北京、浙江、广西、福建等地。

夫妻俩凭借“用良心让千家万户吃上‘放心蛋’,用良好信誉带来红火生意”的人生理念,也成就了自己事业一步一步做大做强,从2017年初建设的一栋5万羽的鸡舍,到如今发展为3栋共15万羽的养殖规模,并建设了10万羽的鸡苗育雏室,每年可育雏鸡4批40万羽。

在养殖过程中,夫妻俩不断研究,先后研发出新型鸡饲料配方、蛋鸡养殖场粪便清理装置、蛋鸡养殖场饲料脚步装置、蛋鸡养殖场饲料自动供给装置等多项技术。整个养殖场均采取自动化的生产线,实现了全电脑化管理,自动喂料、自动给水、自动恒温、自动灯光控制、自动传输、自动清理,雏鸡的存活率达到了99.95%。除了建成多个智能育雏室、蛋鸡舍,养殖场还设有一体化饲料加工管网及粪污自动处理车间,所有设施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实现智能操作。如今,夫妻俩的蛋鸡养殖场日产鸡蛋14万枚,年产值达4000万元左右。

3、心存善念,扛起社会责任担当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便为别人撑起了伞”,这一句话在刘天涛夫妇俩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夫妇俩虽然发家致富了,但是他们的生活依然非常简朴,没有忘记自己是劳动人民的本色,生活俭朴,穿着朴素,从不铺张浪费,以至于有的客户来公司洽谈业务,还以为他们夫妻俩是普通的一线工人。夫妻俩对自己的生活很严苛,“手很紧”,但他们对公益事业却很大方、很舍得。

2023年5月向兴仁特殊教育学校捐赠现金2千元;2025年3月为患病学生余斌茹捐款3000元;每年为村里捐款5000元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同时,还向红十字会、兴仁消防大队、敬老院捐物资、送爱心,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夫妻俩用于爱心的物资、资金达100余万元。此外,夫妻俩还将鸡粪进行环保处理后制作成农家肥,赠送给农户进行农作物种植,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创业故事,目前,公司生产的鸡蛋供不应求,养殖场还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生产的薏仁米鸡蛋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第四届全国蛋品质评比三等奖等,一个个小鸡蛋,在深山闯出了一片新“鸡”遇。

通讯员 李鑫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编辑 钱星星

二审 宋洁 张恒

三审 陈俎宇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61.html

“兴仁:夫妻俩扎根深山闯出新“鸡”遇” 的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无花果 用追梦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无花果 用追梦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8月7日,正值无花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安居区观音镇桃子园村,一大片长势良好、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无花果把果树压弯了腰,成为村子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袁谋若啊?他在地头,那边,挑粪那个……”“挑粪那个”?这似乎让人难以与90后的大学生联想在一起。当记者见到袁谋若时,他正在准备“有机肥”。黝黑、干瘦,相对...

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通过种植此树,走向致富之路

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通过种植此树,走向致富之路

古代社会都是男人当家,往往男人都会成为家里的顶梁柱。但这并不代表女人就没有当家立柱的能力。我曾经听说过两个女人的创业故事,分别是来自河北的李女士和来自福建的张小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当代女性的自强,她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扛起家庭的重任。李阿姨一直以来都是从事餐饮行业,也赚了不少的钱,承担了家庭的基本开...

一个残疾人,走上了土特产的创业之路

一个残疾人,走上了土特产的创业之路

残疾人创业故事:昭平县走马镇有一位终身只能在轮椅上生活的残疾人,名叫邱宗敏,1986年出生,邱宗敏外号叫短短(他说朋友们都这么叫)。短短的生活之路很不平坦,他有个幸福的家庭,一家四口人,有疼爱他的父母,以及一个亲如手足的弟弟。但是幸运之神没有一直眷顾于短短,在2009年因为一次交通意外,短短失去了双...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王森林是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的远近闻名的“苹果大王”。1984年应征入伍,1989年退伍回到家乡,带着荣誉退伍后投身农村创业,开客栈、种苹果、搞养殖, 经过数年艰辛的创业打拼,53岁的王森林完成了由退役军人到致富带头人完美蜕变。入冬以后,气温下降,寒气袭人,但在王森林的果园内,依然是...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养鸡大王”孙士岩:我爱农村,这里有我的根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近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全国各地高度重视青年一代创业工作,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创业的热潮。然而,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这里有艰辛的汗水,有收获的喜悦,有经验和启示,有坎坷和教训。即日起,央广网特别策划“青年创业者说”,...

普通人如何利用互联网创业?

普通人如何利用互联网创业?

普通人如何利用互联网创业?互联网创业很简单,简单到一个手机,一台电脑,我想这个条件不是10年的时候电脑很贵的买不起的那时候,对我就是那时候开始互联网创业的,现在也不算啥成功哈,不然也不会在这回答问题说正题,现在是社交电商的年代,比如流量变现,知识变现,移动电商引流变现,互联网项目变现,创业类型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