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兴仁:夫妻俩扎根深山闯出新“鸡”遇

1天前创业故事12

“诚有信守诚弘扬舍得精神,鸡产蛋孵鸡成就浑圆事业”

“千百万鸡雞雞雞皆是黄金,七十二行行行行都似银行”。

走进兴仁市城南街道保驹村的兴仁市天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张贴在蛋鸡养殖场门前两副对联格外醒目。公司负责人刘天涛、官正艳夫妇就是靠着敢闯敢干、勇担社会责任担当的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大山深处闯出了一片新“鸡”遇。

1、回乡创业,一个鸡蛋闯出一条致富路

2012年,在兴义开办汽车修理厂的刘天涛、官正艳夫妻卖掉修理厂,带着全部积蓄,回到自己故乡兴仁市城南街道塘边村大聋组竹林堡,成立了竹林堡生态种养殖合作社,发展家庭式养殖业,立志带动家乡父老乡亲共同致富。

“青春年代不怕苦,晚年拥有幸福财。”这是刘天涛夫妇最爱说的一句话。也正是因为这句话,始终激励着夫妻俩在自己的创业路上拼搏奋进,经过坚持不懈努力,养殖规模持续扩大。2016年1月,刘天涛夫妇创办了天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将公司和养殖场迁至邻村保驹村。公司流转30余户农户土地入股分红,并吸收部分贫困户特惠贷入股分红,带动农户增收,同时,还按照一定比例分红给保驹村,用于发展村集体公益事业,截至目前,公司共为农户和村集体分红900余万元。

岑春洋的妻子患病去世后,还要养育2个孩子,夫妻俩便把他招收到养殖场上班,每年收入4万多元,既照顾了家庭也有了收入。杨选贞作为当地的一名聋哑人,在养殖场务工,每月获得3000多元的收入……刘天涛、官正艳夫妇的养殖场每天吸纳周边50余名农户就近务工,从事养殖、分拣、包装、保洁等岗位,且从未拖欠工资。夫妻俩还向王兴科、罗原祥等15户家庭困难的农户免费发放鸡苗7500羽,并提供技术指导、保底销售等服务,每月带动家庭总收入增加2000多元。此外,夫妻俩还采用“飞地经济”模式,新建养殖基地1242平方米,养鸡5.5万羽,带动大山镇猪槽箐村60户农户增收致富。

2、创新理念,深山闯出新“鸡”遇

从鸡苗的采购、防疫、饲养等各个环节,夫妻俩都会严格把关,绝不走过场。通过精心研究、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充分利用兴仁薏仁米特有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以兴仁薏仁米为养殖主要原料养殖家禽,结合兴仁市“薏仁米之乡”“长寿之乡”等美誉,注册了兴仁薏仁米鸡蛋“薏之乡”品牌。薏仁米鸡蛋经权威机构检验认定,鸡蛋产品胆固醇低,其他人体所需的营养指标相对较高,产品上市销售后,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远销北京、浙江、广西、福建等地。

夫妻俩凭借“用良心让千家万户吃上‘放心蛋’,用良好信誉带来红火生意”的人生理念,也成就了自己事业一步一步做大做强,从2017年初建设的一栋5万羽的鸡舍,到如今发展为3栋共15万羽的养殖规模,并建设了10万羽的鸡苗育雏室,每年可育雏鸡4批40万羽。

在养殖过程中,夫妻俩不断研究,先后研发出新型鸡饲料配方、蛋鸡养殖场粪便清理装置、蛋鸡养殖场饲料脚步装置、蛋鸡养殖场饲料自动供给装置等多项技术。整个养殖场均采取自动化的生产线,实现了全电脑化管理,自动喂料、自动给水、自动恒温、自动灯光控制、自动传输、自动清理,雏鸡的存活率达到了99.95%。除了建成多个智能育雏室、蛋鸡舍,养殖场还设有一体化饲料加工管网及粪污自动处理车间,所有设施可通过电脑、手机等实现智能操作。如今,夫妻俩的蛋鸡养殖场日产鸡蛋14万枚,年产值达4000万元左右。

3、心存善念,扛起社会责任担当

“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便为别人撑起了伞”,这一句话在刘天涛夫妇俩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夫妇俩虽然发家致富了,但是他们的生活依然非常简朴,没有忘记自己是劳动人民的本色,生活俭朴,穿着朴素,从不铺张浪费,以至于有的客户来公司洽谈业务,还以为他们夫妻俩是普通的一线工人。夫妻俩对自己的生活很严苛,“手很紧”,但他们对公益事业却很大方、很舍得。

2023年5月向兴仁特殊教育学校捐赠现金2千元;2025年3月为患病学生余斌茹捐款3000元;每年为村里捐款5000元举办民族文化活动……同时,还向红十字会、兴仁消防大队、敬老院捐物资、送爱心,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夫妻俩用于爱心的物资、资金达100余万元。此外,夫妻俩还将鸡粪进行环保处理后制作成农家肥,赠送给农户进行农作物种植,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创业故事,目前,公司生产的鸡蛋供不应求,养殖场还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等,生产的薏仁米鸡蛋荣获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第四届全国蛋品质评比三等奖等,一个个小鸡蛋,在深山闯出了一片新“鸡”遇。

通讯员 李鑫波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源兴

编辑 钱星星

二审 宋洁 张恒

三审 陈俎宇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61.html

“兴仁:夫妻俩扎根深山闯出新“鸡”遇” 的相关文章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农民创业故事:为跑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开创乡村振兴新局的“接力赛”,今年以来,江油市以“政策+平台+服务”三位一体新模式,实施系列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地就业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农民工带着信息、技术、资金和项目返乡创业,让农村形成致富“新风口”、“创业新高地”,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大学生回乡创业办起了生态农场,种养结合还能观光体验

五一小长假是旅行的好日子,对宝爸宝妈来说,也是培养亲子情感、户外活动的好机会。在礼泉县骏马镇的沃野青青公社,一群孩子们围绕在讲解员的周围,亲自体验农事的乐趣,学习农业生产的知识。据了解,礼泉县沃野青青公社是一家由返乡青年大学生组建的以种养殖相结合,从事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生态农场。园内除了开展自然教...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大学生回农村老家创业,包10亩地种“软枣子”,每年结果让他开心

上世纪80年代,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一件体面的事情。小时候,父母经常教我们努力学习,将来找一份好工作。所以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走出农村,远离面对黄土、背对天空的生活。但随着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我们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工作。但发现原来的分配单位,分房都没有了。无论是在国企、外企还是民营企业工作,...

刘洋:返乡创业“新农人”电商直播“新网红”

刘洋:返乡创业“新农人”电商直播“新网红”

走进开封市祥符区半坡店乡易洋牧业养殖有限公司的新西兰万只肉羊育肥基地,一个个养殖大棚映入眼帘,几千只羊儿“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羊舍内来自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美利奴、萨福克、乌珠穆沁等高端品质羊精壮灵巧,在追逐撒欢,刘洋正在为它们拌料、喂料,忙得不亦乐乎。两年前,还穿着笔挺的西服和锃亮的皮鞋,领着国外百...

直播带货为普通人创业带来更多可能

直播带货为普通人创业带来更多可能

没有与大资本抗衡的力量,大众创业如何在当下商业环境中突破重重阻碍与品牌壁垒,答案是抓住时机辅助实力发展。01经济下行,直播带货为商家带来新出路在疫情的影响下,生意经营艰难,在传统实业中尤为突出,寻找线上突破口,成为商家的共识。受到双减政策影响的教培巨头新东方,在面对存亡之际,也进入了直播间寻找新发展...

95后创业者勾英达:在“退潮”后蜕变

95后创业者勾英达:在“退潮”后蜕变

95后创业故事:2010年后,由中国互联网掀起的创业大潮吸引了大批的创业者,其中不乏年轻的95后。他们聪慧机警,比同龄人更富有见闻胆识,曾在在资本和商业世界中掀起一朵朵浪花,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能够将项目做到今日者极少。野农优品的创始人勾英达,是这个“极少”中的一个。勾英达是这批95后互联网创业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