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从摆地摊到年入千万,这个武汉小伙的“国潮梦”太带劲了!

21小时前创业故事8

武汉理工大学的王庆,一个普通的研究生,两年前还在校园里摆地摊卖手绘球鞋。结果,摊位冷清得像被遗忘的角落,几乎没人买。但他没放弃,把设计图传到网上,没想到一款篮球鞋突然火了,订单像雪片一样飞来。现在,他成立的公司年营收已经冲到1300万,还和耐克、阿迪达斯这些大牌合作。你说这变化,是不是比坐火箭还快?

创业故事,说到这个,王庆的公司不光做鞋,还做衣服、包包,全是国潮风。他们甚至用AI来帮忙设计,3秒就能出100种配色,效率高得吓人。不过,王庆还是个“手艺人”,为了调出不掉色的颜料,他熬夜研究,甚至抱着鞋子睡觉。现在公司搬进了高大上的写字楼,还招了20多个大学生,这小伙子,真把小摊摊变成了大事业。

哎哟喂,这故事听得我热血沸腾!谁说摆地摊就低人一等?王庆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从“卖货郎”到“老板”,靠的就是那股子“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儿。他当初要是摆摊摆两天就撂挑子,哪有今天的1300万?这就像煮饭,火候不到,硬掀锅盖,肯定夹生!

**“创业者得耐得住寂寞,这就像谈恋爱,得慢慢培养感情。”** 王庆说这话时,我仿佛看到他当初在校园里守着冷清摊位的狼狈样。可你知道吗?中国有14亿人,哪怕只有1%的人喜欢国潮,那也是1400万的潜在客户。王庆盯准了“小众里的巨大市场”,这眼光,简直“毒辣”!你看现在满大街的“国潮”店,但真正把小众需求做成大生意的有几个?王庆就是那“凤毛麟角”中的一个。

对了,他跟李宁、耐克这些大牌合作,还用AI设计,这步棋走得太妙了。**“传统手艺遇上科技,就像‘老中医’开了‘新药方’,效果杠杠的。”** 据说现在AI辅助设计能节省60%的时间,你想想,如果一个人一天能设计10款图案,用AI后一天能出1000款,这效率提升,简直“降维打击”!再举个例子,去年有个叫“潮玩AI”的团队,用AI设计盲盒,半年就卖了500万只,这说明啥?说明年轻人现在就吃这套“快、新、酷”的。

还有,王庆坚持手工定制,哪怕订单爆了也不偷工减料,这叫“匠人精神”。现在很多人做东西,恨不得用机器把人完全替代,可王庆反其道而行,这就像“逆流而上”的鱼,反而更抢手。要知道,现在消费者买东西,不光看质量,还看“故事感”。你买双鞋,知道它是某个小伙熬夜画的,那感觉就像“买了个限量版”,对吧?

**“创业者得有‘后备保险’,这就像开车,得有备用胎。”** 王庆当初摆摊卖不出去,要是没有把设计传到网上,估计早就歇菜了。这说明啥?说明“多条腿走路”的重要性。很多创业者容易“一根筋”,觉得“要么成,要么死”,但王庆不一样,他“线上+线下”一起搞,最后线上爆了,线下成了“练兵场”。这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玩得真溜!

说到这,我忍不住想多说一句。现在很多大学生创业,上来就搞“高大上”项目,结果钱烧完了,啥也没落着。王庆反着来,从最接地气的摆摊开始,一点点积累经验,这叫“从泥里滚出来的经验,比天上的馅饼管用”。

王庆的故事,就是一部“小人物逆袭史”。从摆地摊到年入千万,他告诉我们:创业没捷径,但只要你敢“折腾”,哪怕是从“小摊摊”开始,也能“开疆拓土”。现在,他的公司还在扩张,未来是继续“国潮”一条路走到黑,还是跨界玩出新花样?这谁也说不准。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小伙的“手艺人”心态,会一直带着他“狂奔”。

大学生创业故事,你呢?有没有被王庆的故事点燃?评论区聊聊,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从0到1”的创业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77.html

“从摆地摊到年入千万,这个武汉小伙的“国潮梦”太带劲了!” 的相关文章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贵州岑巩:返乡青年养鸡创业奔“钱”程

在贵州省岑巩县,一些有志青年怀揣青春梦想,在家乡带头发展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80后青年张顺江就是其中的一位。这几年他靠发展蛋鸡产业在创业路上越走越宽广,带领当地群众一起奔向好“钱”程。在岑巩县凯本镇芭蕉冲保览组,这里四面环山,空气清新,俨如世外桃源。在这个寨子里,最显眼的就是张顺江的蛋鸡养殖...

赵丽梅: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

赵丽梅:为甜蜜事业打拼 带动200多位蜂农致富

姓名:赵丽梅居住小镇:平谷区峪口镇工作内容:2014年辞去北京市里的稳定工作,带着全家回到了老公的家乡平谷区峪口镇创业,开启了自己的甜蜜事业路。蜂蜜丰收的时节里,赵丽梅展示刚做好的蜂蜜。39岁的赵丽梅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城区上班,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和平谷区养蜂协会前任会长聊起养蜂的故事。斟酌...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金秋送爽,层林渐染。在梅县区程江镇浒洲村的一个山头,漫山遍野的柚树,挂满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柚,丰收的喜悦爬上伊为香家庭农场主人黄小香的眉梢。今年,是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此打拼的第10个年头。即将开摘的金柚,则是他们创业梦结出的丰硕成果。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摘柚,姐姐现场直播带货,向粉丝推介金柚。舍弃...

橙种植达人张华:从普通农民到年入百万果园主的华丽转身

橙种植达人张华:从普通农民到年入百万果园主的华丽转身

初见张华,乍一看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大叔,衣着简朴,皮肤黝黑,憨厚敦实。然而和他聊起来,才发现他幽默诙谐、风趣机智,几句话就把人逗乐了,脑子里的创意点子像爆豆子,隔一会就蹦出一个,要不这山上480多亩的血橙也卖不了这么快。张华在血橙基地走在果园里,记者想为张华拍张照,最好是站在果实累累的血橙树旁边...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寿光:田柳镇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园区 从“会种菜”到慧种菜

千余亩的蔬菜园区,什么时候最适宜播下种苗?大棚何时需要浇水、施肥和除草……这在以前,菜农都是按照经验、跟着感觉走。但在如今的寿光,菜农依靠一部手机、一个平台,即可进行精准高效的数字化操控。近年来,寿光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推动蔬菜产业现代化发展,坚持以“智慧化”促进农业产业提档升级,为农业赋予新动能...

8名大学生用微信卖水果 3个月营业额达45万

8名大学生用微信卖水果 3个月营业额达45万

8位大学生,因为共同的创业梦想走到了一起,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勇敢地“杀”入当下最时髦也最火爆的市场——移动互联网O2O。目前,他们开发的“移动互联网+门店”微信平台——“大象果园”,已经让不少本地市民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而且项目运营三个月以来,总销售额达45万元,带动四十余名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