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85大学生回乡创业引热议:我只想活出自己的人生

1天前创业故事6

邵阳日报·云邵阳客户端记者王朝帅 通讯员 夏云峰 屈佳星,创业故事网,7月4日6时许,1996年出生的刘慧婷,在隆回县麻山乡尖山村里的公鸡打鸣声中醒来。她换好衣物,拿着设备前往山林间拍摄短视频素材。而后回到家干农活,喂鸡喂鸭喂猪喂兔子,再种田种菜采摘金银花。得空了,便跑到附近山上当“山溜子”。

6月以来,这位隆回姑娘的返乡创业事迹引起网友关注,而今,她已在当地小有名气。

1、粉丝从0到1.4万

小时候,刘慧婷热爱绘画,高考考入了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毕业后在长沙工作。

今年春节过后,父亲在打给刘慧婷的电话中说,自己因身体年迈在城里求职屡屡碰壁。刘慧婷听了,心像被扎了根刺。加上外公外婆与爷爷已相继离世,她对家乡的思念愈深,决定从长沙辞职回家乡发展。

3月6日,刘慧婷与大学好友董大鹏历经劳顿,回到了家乡隆回县麻塘山乡尖山村。在这片泥土与山风交织的大地上,她发现了一些从未被开发的“宝藏”——村里的“小西藏”避暑胜地,以及金银花与猕猴桃等当地农产品。她脑海的自媒体计划慢慢成型,“婷想回家”账号由此孕育而生——刘慧婷出镜,董大鹏负责拍摄。

3月14日,刘慧婷与董大鹏在抖音与视频号同步推出“婷想回家”第一期视频,此后陆续拍摄农家特色美食视频,制作了“颜色制作”“山里日常”及“采摘金银花”等内容。但各视频流量不温不火,刘慧婷十分焦虑。

5月30日15时41分,抖音账号“婷想回家”发布“关于‘985大学生’想说的几句话”的短视频,刘慧婷在视频中直言:“我是我们村第一个985大学生,也是我们村第一个回乡创业的985大学生。”接着,视频“火了”,抖音账号“婷想回家”粉丝从“500+”一跃至“6000+”,并且,截至记者发稿前,账号粉丝量一鼓作气上涨到了1.4万。

抖音账号“婷想回家”视频页面截图。

2、“985毕业生”身份带来争议

可是,接踵流量而至的还有非议。网友非议的中心,聚焦于刘慧婷的学历。网友“一缕阳光983875”说: “我不用读985,出生就可以实现种地。”网友“疯狂的渔夫”说:“985白念了。”网友“西阳羊场”则说:“现在985都回家务农,我庆幸自己没上985,少走了很多弯路直接务农了。”有网友质疑刘慧婷在摆拍,还有网友吐槽她不如把985指标让给其他人,等等。

刘慧婷说:“我觉得‘985’的身份只是我的一个学习经历,并没有什么独特的。视频火了之后,我思考过,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光明前途,他们觉得只有走出闭塞的大山才能有更多机会,所以我理解一些人的质疑。”

她说,有些网友在质疑自己的学历,觉得是在博取流量。“有些人觉得985回乡创业是‘读书无用论’的体现。他们始终认为回乡发展就意味着事业失败,不仅关乎个人,父母家人也会跟着被议论。”

“这些不好的评论对我造成了困扰,刚开始那几天我睡不着觉,也不敢看评论区,后面才慢慢释怀。”刘慧婷说。

3、“按照喜欢的方式活出人生就好”

视频火了后,刘慧婷在非议中找回自己,她在新一期短视频中微笑着说:“那些击不垮我的,终将使我强大。谢谢支持我的朋友们,是你们的声音,在我淋雨的时候,为我撑起了伞。人生最大的成功,就是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活出人生。”有网友在评论区回应:“我想回家,喜欢农村生活,可是没有你这个勇气。”

刘慧婷说,她上学的时候便想走出大山去看看外头的世界,去见识不同的风景,离开大山后,如愿去了敦煌、新疆、西安及北京研学。“工作后,城市的快节奏和我向往的自由生活有所出入。当我有能力去尝试我喜欢的生活方式时,我就回来了。尖山村有我的家人,有清新的空气与熟悉的大山,还有宁静的生活节奏,能沉下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这些都是我所追求的。”

“刚开始做自媒体的时候,了解比较浅,正式进入这个行业,才发现困难重重,但我必须克服这些困难。”刘慧婷现阶段虽然以画墙画及拍视频为主,但她还在准备民宿的审批材料。刘慧婷憧憬:“我要打造一个无数次出现在我梦中的民宿,再把尖山村建设成网红度假胜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308.html

“985大学生回乡创业引热议:我只想活出自己的人生” 的相关文章

李晓军:在创新活力之城创造奇迹

李晓军:在创新活力之城创造奇迹

走进艺福堂,你会发现,这是一家处处彰显茶文化细节的企业。办公室里,茶香氤氲;办公桌上的绿植,是用艺福堂生态茶叶罐栽培的;茶水间里没有咖啡,放着几十种茶叶;员工的花名都与茶叶、中药材相关,大家因茶相聚,在这里写下了人生的新篇章。除了共同的爱好,这群年轻人还有着共同的愿景:实实在在做好茶,打造百年艺福堂...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养龟菜鸟变达人“望闻问切”知龟情

惠阳知名的大学生创业兄弟曾广浩、曾广深,在成功打造惠阳首个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后,又涉足了新领域——这回是惠阳冷门养殖行业,石金钱龟、草龟养殖。经过多年的发展,从养龟菜鸟到如今能够帮龟治病,曾氏兄弟的养龟场成为当地最大规模养龟场,养龟7000多只,是惠阳重要龟种、龟苗集散地。曾氏兄弟与陈勇明打理的养...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性创业故事: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养牛这种活,一般都是由男人来干的。而她,原本是办公室里的光鲜亮丽的80后白领,却毅然辞掉了这份轻松的工作返乡创业回来养牛,开始悟起了养牛的门道,并从中寻找到了巨大的商机。吉安市泰和县沿溪镇女青年刘素珍,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后,如今已成为当地养牛行业里的一位著名网红“牛倌...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创业故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养猪致富、养鸡致富、养鱼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鲜,可你是否见过养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乡,一位叫罗景杨的女大学生辞职回乡创业,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厂”,养殖了上亿条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妈妈”“蚯蚓女孩”。在仅有百亩的养殖场内,平时不起眼的小蚯蚓却牵出...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苹果园里种下创业梦 退伍军人变身致富能手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王森林是长顺县广顺镇石板村的远近闻名的“苹果大王”。1984年应征入伍,1989年退伍回到家乡,带着荣誉退伍后投身农村创业,开客栈、种苹果、搞养殖, 经过数年艰辛的创业打拼,53岁的王森林完成了由退役军人到致富带头人完美蜕变。入冬以后,气温下降,寒气袭人,但在王森林的果园内,依然是...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希望的田地,火红的果实!来看她的创业追梦故事

10年前,上海少见本地产的火龙果。这个吃口酥软、爆汁清甜的水果,主要产地在热带地区,并不适合上海种植。10年后,在上海浦东新区合庆镇1080亩的庄园里,每年火龙果的产量达到了500吨。上海人的水果篮里,也有了火红的本地火龙果。而由火龙果发酵制成的酵素,也已批量上市。陈红霞是一名普通的安徽姑娘,因为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