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返乡创业 蟾蜍变身“金元宝”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9

在汉中市南郑区协税镇有这样一位退役军人——李刚,带领乡亲们养殖药用蟾蜍,为大伙闯出了一条持续增收的致富路,人们都称他为“乡村致富能人”。

立夏刚过,上午时分协税镇枣林村的蟾蜍繁育基地里阳光炽烈,李刚戴着草帽正在巡查刚孵化的蟾蜍苗生长情况。谁能想到眼前这个中年汉子4年前还是一家年销售过亿的新能源公司老板,在全国有21家工厂,如今却回到家乡搞起了蟾蜍养殖。

1999年12月,李刚从部队退伍后,先后到西安等地从工地小工做起,在外打拼了近20年,最终他拥有了自己的公司,也收获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但无论走到哪里,从事什么工作,李刚都始终难忘家乡的山山水水,一心想回家乡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蟾蜍养殖这个行业,也发现其中的巨大商机。蟾蜍全身都是宝,尤其是蟾衣和蟾酥,是珍贵的中药材,价值不菲,市场需求旺盛。而且家乡汉中丰富的水资源和温润的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资源禀赋,都为蟾蜍养殖创造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他毅然决然将经营良好的公司转手,带着所有的积蓄,返回家乡创业。

2019年返乡归来的李刚,在家乡成立了陕西锦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老家协税镇枣林村流转承包土地105亩,先后建起了蟾蜍养殖池、蟾蜍孵化大棚、农旅融合基地等。经过3年多的发展,到目前,李刚的养殖场年孵化蟾蜍1000多万尾,各类蟾蜍制品销售总额超过800万元,由于技术规范、精心管理,他养殖场的产品一直供不应求。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带领更多农户增收,2021年底在南郑区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他又在阳春镇泉沟村流转土地700亩,实施稻田套养蟾蜍项目,农户按相关要求种植水稻和养殖蟾蜍,公司负责高于市场价格进行回收。

“蟾蜍长大以后,公司以每公斤5元钱回收,老百姓既有土地承包的固定收入,又有粮食优质价格的收益,还有蟾蜍养殖回收的收入,我们给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每年不低于百分之六的分红,来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李刚说道。

在发展养殖的同时,李刚还瞅准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了农特产品销售平台。平台目前已整合40多款农副产品,帮助300多家农户、30家合作社、家庭农场销售各类农副产品150余万元。

李刚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2020年被评为“汉中市南郑区脱贫攻坚带贫益贫先进个人”,2021年稻田养殖蟾蜍项目荣获第五届陕西省农村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李刚被农业农村部批准为“第五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2022年3月当选汉中市政协委员。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431.html

“返乡创业 蟾蜍变身“金元宝”” 的相关文章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环保、IT、投资、客座教授、教育顾问...... 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王钢是80后。声音爽朗、年轻帅气,谈及海外留学后选择回国创业的历程,王钢侃侃而谈,他表示,国内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氛围让他心动,各级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关注,让他觉得回国发展更加有活力和动力。在采访中,王钢告诉记者,2001年高中毕业后...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大学生返乡创业,六盘水版“乡村振兴合伙人”

“子承父业”,青年合伙人回到农村,开启茶园发展新模式,探索大规模现代化农业,带动茶企复苏,帮助村民致富增收。2017年底,从青岛一家证券公司辞职后,范洪精回到老家贵州六盘水保基乡冷风村,开始尝试创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这个36岁的年轻人是当地的苗族小伙,从小在村里都是学业上的佼佼者。2009年从武汉...

背靠母校好创业 山大学子赚大了

背靠母校好创业 山大学子赚大了

创业故事: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山西大学成功入选,这是该校继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以来,在创新创业领域又一国家级层面的突破。山西大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们提升了哪些能力?11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听部分山大学子讲述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故...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泥坑博士”返乡种藕,带动乡亲增收走上致富路

返乡创业故事: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中,有这样一批人,他们受过高等教育,放弃大城市的高薪岗位,扎根土地,成为“农人”。他们投身科研,服务“三农”,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还带动村民富裕起来。在漯河舞阳北舞渡镇杜庄村,吕伟增就是如此,博士毕业的他,扎根农村,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变革性地改种莲藕,带动周边村子莲藕...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李丽琼的创业故事:小蓝莓串起田园梦

暮春时节,红塔区春和街道云南蓝哥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莓成熟上市。基地里,成熟的蓝莓挂满枝头,工人们在果园的各个角落忙着采摘。正和工人一起采摘蓝莓的李丽琼说:“蓝莓种植讲求精耕细作,一年到头,我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蓝莓种植上了,只为给身边的亲朋好友带去安全、健康的果实。”坚持下去,只为心中的田园梦李丽琼...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创业故事,从收酒瓶到卖酒水,再到成立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康德云和丈夫张京宝用了26年的时间。26年,夫妻俩三次创业,并拿下多个“全国第一”8月23日,费县上冶镇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内,刚刚与一家电商公司对接完的康德云拨通了丈夫的视频通话,在电话里,两人互相交代今天各自的工作进度,相互鼓劲儿,像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