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小夫妻返乡创业 养殖场办得红火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46

39岁的邓祥柱是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建设乡富民村的农民,由于家里耕地有限,又交给了合作社种植,他进城开了几年超市,效益也还算可以。但是夫妻俩感觉农民的根在乡下,于是商量着回村里干点啥,在老爸邓少军的启发下,他们决定利用城西草原开办个养殖场。

一家三口说干就干,早些年承包下来村里的32公顷草原,这里水草丰富,靠近河流,距离市区3公里,适合发展养殖业,他们先后投资140多万元,建设养殖基地,盖牛棚、羊舍、鸡鸭鹅圈。在政府部门的扶持下,架线、安装变压器。

养殖场开办初期,由于缺乏防疫经验,羊死掉了20只,造成很大创伤,邓祥柱夫妻俩没有一蹶不振,积极总结失败教训,学习提高养殖技术。做到精粗饲料搭配喂养,有效降低了畜禽死亡率,效益也一天天好了起来!

养殖技术提高了,邓祥柱夫妻俩心里也托了底,不断扩大养殖规模,还增添了养殖品种。鸡、鸭、鹅、牛、羊、兔、鸽子样样都有,而且收入可观。邓祥柱说:“我非常看好农村养殖,并带领家人一起加入养殖业,经过这几年的打拼,现在已经达到初步的理想效果。”妻子高艳辉也说:我是五大连池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好多与我们年龄相仿的小伙伴们都去了外地,而我和老公商量着还是留在家里,办个家庭养殖,前期由于我们经验不足,防疫不到位,损失了20只羊,但我们并没有气馁,经过这些年的学习和打拼,我们把鸡鸭鹅还有牛羊都养得非常不错!

今年,邓祥柱家养了400多只羊、21头牛;养鹅2000余只,蛋鸭300只左右,溜达小笨鸡1500只,鸽子400只左右。鸭子以卖鸭蛋为主,每只鸭蛋卖到3元钱一个!邓祥柱家的羊现宰现杀,鸽子50元每只。除供应当地市场之外,邓祥柱的妻子还利用网络直播带货,每天的订单不断。

如今,邓祥柱夫妻俩的养殖场越办越红火,今年的销售额可达80万元,小日子越过越好!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44.html

“小夫妻返乡创业 养殖场办得红火” 的相关文章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大学生创业卖自制糖葫芦一周:体验到了赚钱不易

极目新闻记者 张皓 杜光然创业故事,云南昆明几名大学生课后进行了一周的创业活动,尝试卖糖葫芦赚钱。10月17日下午,当事同学介绍称,有过失败也想过放弃,到后面糖葫芦卖得不错,100多串40多分钟就卖完了。据都市时报报道,10月11日,昆明一所高校的创新创业课程,每个组有100元启动资金,限定一周的时...

搭上“共同富裕”快车!这些残疾人成了“创业带头人”

搭上“共同富裕”快车!这些残疾人成了“创业带头人”

残疾人创业故事: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其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一系列帮扶措施,培树了一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先进典型,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创业,营造了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的良好社会氛围。残疾人事业发展一直位居江苏全省前列的常州市,安置残疾人就业达1.7万余人,占就...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大学生创业,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

“您看,这草莓花开得多好!”800平方米的草莓大棚里绿意盎然,刘长伟俯身察看草莓长势,笑着告诉记者,这一棚能产4000多斤,11月份就能上市了。刘长伟正在察看草莓长势。孟海鹰 摄金秋十月,吉林省农安县陈家店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1989年出生的刘长伟是村里土生土长的孩子。吉林农业大学毕业后,他在城里干...

海归博士分享创业故事:成功秘诀“爱折腾”

海归博士分享创业故事:成功秘诀“爱折腾”

日前,由(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组织人事局主办,新区深圳市中孵国际创新孵化管理有限公司承办的“创未来,智交融”第五期“创智龙华”人才沙龙在辖区清湖路简·阅书吧举行,活动邀请了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留美海归博士陈宁分享其创业故事。从留学、归国、创业到成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筑梦人,沙龙上,陈宁总...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没想到首年采挖出的藕会是又长又大,由于卖相和品质好,前来批发藕的叔叔们只得排队,几乎是供不应求,估计总量超30万斤……”24日下午,正在田里与10多位挖藕师一起忙碌的成都“00后”小伙吴浩指着身前成堆泥藕说。当日的田间虽是艳阳高照,但伴随着冬日的微风,水田里仍是冰冷刺骨。只见吴浩和10多位挖藕师在...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王秀云:不忘乡情返乡创业 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向劳动者致敬她曾怀揣梦想、寻梦他乡,后来发现,最好还是故乡;她曾南下深圳打工、摆地摊,凭着一股子拼劲儿和勤劳致富的信念,开始返乡创业。一路走来,她经历过打工的辛酸,体验过创业的艰辛,尝试过失败的痛苦,最终铸就辉煌。她创办了众乐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云之绣手工作坊,她就是大峪乡老地村致富带头人、众乐农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