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两年内连开3家店,80后夫妻突破35岁瓶颈,创业开辟新天地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68

新乡西大街也被称为“电动车一条街”,在300米左右的道路两边,开着20余家电动车店,在这里,几乎可以购买到市面上在售的所有知名电动车品牌。蓝色头盔,黑色T恤……每天早上,周攀都会骑着小电动来到这里,给自己的电动车门店开门。

今年2月份,在电动车市场最淡的时候,周攀和妻子李锦利在这个新乡“电动车一条街”逆势开了第3家哈啰电动车店,也是唯一的旗舰店。周攀说,“年初开这家旗舰店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劝我们要慎重,现在生意不好做。但我想这也有可能是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如今,经过半年的经营,夫妻俩用事实说明,开旗舰店是正确的选择。

周攀(右)和妻子李锦利(左)在讨论不同门店的车型

80后夫妻搭档逆势开店

“旗舰店开在主流市场店里面,我在这个店投入的精力还是很大的。”周攀和妻子李锦利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在他们开在西大街的哈啰电动车店讨论复盘,周攀告诉记者,电动车行业也有淡旺季,因为冬天天气冷,电动车缺少遮风挡雨的设备,所以冬天是电动车行业的淡季,“但我们这个店就是在冬天开的。”

“当时朋友都劝我们要慎重,但我觉着这也有可能是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除了周攀和妻子,这家店里还有两名店员。周再温在店里主要负责给顾客组装和检修车辆,“对于顾客来说,车坏了不怕,就怕车坏了不知道找谁修。”周再温一边拧着螺丝一边说,“我能做的就是给顾客一个安全感,他知道我是一直在线的。”

“导购主要是要帮需求不明确的顾客梳理清楚,挑出最适合他的车,这样生意才能做成。”在周攀和李锦利眼里,李智是店里的“金牌导购”,他不仅对店里所有车型的特点了如指掌,还会帮顾客理清需求,做出最合适的推荐。

“不是我吹牛,这条街上没有我不知道的车型。”李智告诉记者,“导购的基本功要扎实,市场上不同品牌所有车型的特点价位我都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给顾客做出最好的推荐。”

在旗舰店的开店之初,周攀当时也害怕,怕自己干不成。但看着妻子的全力支持和店员们的负责努力,周攀现在是越来越有信心,“大家都把心思放在店里,拧成一股绳,那我们就是最强的。没有不好做的生意,只有不好好做生意的人。”

从去年和哈啰合作以来,周攀和妻子李锦利在两年的时间里陆续开了3家哈啰电动车店,其中包括两家社区店和这家位于电动车主流市场的旗舰店。

“旗舰店和社区店针对的消费者人群不太一样,旗舰店在主流市场,十个人有九个人过来看过之后当场就购买了,不买我们的也会买其他品牌的。”周攀说,社区店一般都是开在社区附近,“附近社区的居民吃过饭之后,有这个需求的可能会过来转转看看,可能一次两次不能促使成交。”

“只要安排好,旗舰店和社区店就能形成互补,还能互相引流。”李锦利表示,虽然旗舰店的经营压力会更大一些,但和带来的收益是成正比的。“我们这家旗舰店的话,每个月电动车可以销售120台到150台之间,营业额在35万到40万之间。”

“收入这肯定是达到了预期,不然也不会开了第一家后再开第二家第三家。”夫妻俩笑着说。

中年创业,“得拼一把”

在决定开店创业之前,周攀也是一直在电动车行业做业务,在谈及为什么做了十几年业务突然想到创业这个问题时,周攀称,“之前也是在电动车这个行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一直就在想自己创业,又刚好哈啰在全国进行招商。”

“过了35岁,如果再不创业拼一下试试,过了40岁就更没有这个心劲儿了。”2021年在郑州参加完招商会之后,周攀现场就付了定金,5月份,他的第一家店就如火如荼地开了起来。“之所以当场就付定金,主要是被公司的支持力度吸引了。”

周攀表示,公司不仅有装修支持、房租补贴支持,还有产品政策支持,“哈啰的操作模式和传统品牌的不相同,一方面会帮助我们进行线上引流,另一方面我们的产品都是智能化的产品,再加上外观好看,比较符合年轻人的购买需求。”

“现在电动车消费地主力军越来越年轻化了,能够满足年轻人的购买需求,再加上品牌效应,这些很重要。”在周攀认真考察学习,努力创业的背后,李锦利给了他最大的支持,“俺媳妇儿那会儿就给我说,让我只管往前冲,她给我兜底。”

尽管现在有3家店需要来回关注,周攀依旧会在和妻子相处时给妻子捏捏肩、倒杯水,“都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是老板,我媳妇儿就是老板的老板,没有她,可能现在创业也不会这么成功。”

“我们店的成功肯定不都是因为我。”在李锦利看来,自己和周攀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最初做了正确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店里所有店员的努力。“金九银十,最近也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我和周攀正在积极进行一些策划,争取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电动车销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47.html

“两年内连开3家店,80后夫妻突破35岁瓶颈,创业开辟新天地” 的相关文章

90后创业大学生杜浩宇:一口气参加27个创业比赛

90后创业大学生杜浩宇:一口气参加27个创业比赛

大学生创业故事:“西安、株洲、广州、顺德、重庆、西安、天津、株洲、顺德,说完了!”杜浩宇一口气报出一串地名后,在电话里发出爽朗的笑,“过两天再回西安,30号回学校报到。”1993年出生的杜浩宇是湖南株洲人,在西安美术学院学习设计,开学就升大四了。 他的声音听起来成熟老练,极少有“学生气”。杜浩宇在地...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90后“暖心”小伙创业开花店,赢得客户心

在不起眼的街角开一家文艺而小资的花店,似乎是每个女孩心中的梦想。但是,开花店却不是女性的专利。在嘉定,有一家名为“无有之花”的花店,店主正是一位“90后”男生。花店于2014年成立,2年多的时间里多次与知名化妆品牌雪肌精、上海劳力士网球大师赛和上海浪琴杯环球马术冠军赛合作,迅速成长为业内的一颗新星。...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王小丽:返乡创业养蚯蚓一个月收入18万

重庆返乡农民工王小丽开办的蚯蚓养殖基地,那一行行散发出牛粪味的田垄就是“蚯蚓养殖床”。在养殖基地旁边,笔者看见带着近视眼镜的王小丽。此时的她,正与弟弟王虎、堂妹王英、舅舅刘兴勇一道,将村民采收的一大盆蚯蚓带回屋里分盒包装,然后再成件发往合川、江津、重庆主城及四川武胜、南充等地。王小丽告诉笔者,现年3...

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地里种“冰淇淋”销售受阻,急需您的帮助

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地里种“冰淇淋”销售受阻,急需您的帮助

创业故事,萝卜切开是紫色的?吃起来还是冰淇淋的口感?这种萝卜你见过吗?这就是这两年才开始进入国内市场的网红萝卜——紫萝卜。一说起网红商品,都应该是不愁卖甚至供不应求才对。可是平顶山鲁山县的程佳佳今年种了200亩紫萝卜,这已经到了成熟期,却遇到了销售困难。一、4500元一斤的种子萝卜喜获丰收却成了发愁...

大学生返乡创业 黑水虻探出致富路

大学生返乡创业 黑水虻探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庐江县90后大学毕业生余宏伟,利用在高校里学到的知识返乡创业,养起了黑水虻,为当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探出一条新路子,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余宏伟的黑水虻养殖基地位于庐江县白山镇五艾村境内,一天三顿都要喂食,而喂养黑水虻的食物有点特别。合肥保护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我的电商创业经历:17年开始开网店,现在年销200万

01我是17年年初开始创业做电商的,在此之前,我一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拿着固定工资,做着日复一日的工作。当时我有好几个同事都在兼职开淘宝店,看他们拿货量很大,听他们在那算利润,听着比我上班赚钱多了,因此萌生了做电商的想法。17年过年后,我就开始准备开网店的事项,因为不知道应该卖什么产品才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