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187

生长在景色怡人的百亩荷花池,吃着无人机投喂的饲料,青山绿水中小龙虾们日子过得惬意。

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端的乔口镇,水域资源丰富,2017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小镇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生长在荷花池中的“荷花虾”,截至2021年底,望城区荷花虾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刘志鹏就是其中之一。

刘志鹏在养殖场门口

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95后”小伙回乡养虾

长沙的8月,热气逼人,唯独一片连绵的荷叶之下,池水中有着一丝难得的清凉。烈日下,晒得黝黑的刘志鹏正在池旁忙碌着,正是吃小龙虾的好时节,他的养殖厂内格外繁忙。

刘志鹏出生于1995年,2017年从湖南工程学院毕业,原本在园林部门就业的他,知晓村里的土地流转,有了创业的想法。

2018年年底,长沙市望城区乔口镇田心坪村合作社流转了2000多亩土地,招募“养虾大王”。从小就在河里摸鱼抓虾的刘志鹏对小龙虾自然也不陌生,“政府鼓励水产养殖,我对这方面也有兴趣,打算承包一些土地养虾。”

政府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刘志鹏承包了400多亩地,并于2019年2月27日正式注册成立长沙市尚谷农业有限公司。

“我们的小龙虾生长在荷花池里,一部分饵料就来自藕尖和池底生物。这样产出来的虾干净,个大、肉质紧。”说到自己养殖的荷花虾,刘志鹏很快兴奋起来,其实在创业之前,他在养虾这方面完全是个小白,什么都不懂到“养虾大王”的蜕变,离不开日夜的摸索。

从2018年12月开始承包土地,到2019年5月迎来首批荷花虾上市,6个月时间,刘志鹏几乎都泡在荷塘里。

微孔增氧、无人机投喂,新农人靠新技术创收

“很多人觉得,做养殖不就是喂饲料,哪有那么简单。”刘志鹏说,一些无法控制的自然因素常常会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比如盛夏时节的雨水,就可能成为小龙虾批量死亡的罪魁祸首。

“长沙雨季长,雨水会导致水中含氧量降低,小龙虾缺氧发生应激反应。”刘志鹏介绍,小龙虾产生应激后轻则减少进食、体质变弱,严重的话还会批量死亡。而且小龙虾不是什么增氧方式都受得了,传统的叶轮式增氧机直接搅动水体,动静太大,同样会导致小龙虾应激反应。

刘志鹏四处学习,引入了最先进的底部微孔增氧技术——在荷花池底铺设管道,管上开有细小的孔洞,空气以微气泡形式由池底上浮,不会惊扰到池中的虾。

为了解决劳动力成本,刘志鹏专门购置了无人机投喂饲料,“以前只能靠手摇小船在一个个池子来回穿梭喂食,现在两个小时就能遥控搞定。”刘志鹏表示,将新技术推广到农业生产中,收效明显。努力和创新的背后是丰收,创业第一年,刘志鹏的养殖场收入达到了100万元。

自己创业的同时,刘志鹏也不忘带上周边村民致富。创业至今,刘志鹏主动为村民“带货”,“村民养的土鸡、种的蔬菜,我都会帮他们卖。”在荷花虾丰收的季节,刘志鹏也会为当地村民提供岗位。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谈起未来的打算,刘志鹏表示,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9.html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的相关文章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大三女生创业当老板,一年时间让梦想“花开遍地”

“莎莎姐,来一束‘清风明月’!”在刚刚过去的中秋节与教师节,坐落在浙江财经大学生活区桃李苑的“方得日常花艺”共卖出了300多束节日限定花束,200多份伴手花礼,日均营业额超4万。这家花店的店主是叶莎莎——浙江财经大学摄影系一名大三的学生,而“清风明月”“光辉岁月”“书香满门”都是她为节日推出的新品。...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没想到首年采挖出的藕会是又长又大,由于卖相和品质好,前来批发藕的叔叔们只得排队,几乎是供不应求,估计总量超30万斤……”24日下午,正在田里与10多位挖藕师一起忙碌的成都“00后”小伙吴浩指着身前成堆泥藕说。当日的田间虽是艳阳高照,但伴随着冬日的微风,水田里仍是冰冷刺骨。只见吴浩和10多位挖藕师在...

女性创业者想要成功 离不开这七把创业“武器”

女性创业者想要成功 离不开这七把创业“武器”

如今人们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生活理念都有了全新的概念,这就让很多过去死板的事情变得更加多元化。比如现在的创业者已经不再只有男性了,并且已经有很多女性创业者都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而作为女性创业者来说,想要在创业的道路上获得成功,就一定要具备这七个创业武器。一、做出明确的事业规划作为女性创...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从建筑“老人”变身农业“新人”

返乡创业故事:立夏刚过,在长沙县安沙镇新华村越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蔬菜种植基地,放眼望去,绿意盎然。“目前大棚里的蔬菜逐渐成熟,再过40天,日产量可达1500公斤。”公司的主理人罗清元,一边介绍着,一边摘着黄瓜。罗清元(左)和周亚民(右)查看蔬菜苗情况今年53岁的罗清元是安沙本地人,之前一直从事...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以前外出打工,很不方便,挣钱也不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资也翻番了,一年至少能赚五六万元。”青岛莱西市七星河新村村民徐希红说,“这都多亏了王云静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说起王云静,返乡创业、造福乡亲,周边村庄的群众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八零后的王云静,从小在七星河胡家疃和龙三村长大。大学毕...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90后”青年返乡创业 助力广东乡村振兴

作者 程景伟 梁启振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回到农村创业,成为助推新时代农村发展的新生力量。在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90后”赵威平夫妇就是其中之一。今年31岁的赵威平是广东韶关翁源县龙仙镇中坝村人。大学毕业后,夫妇二人原本在广州从事电商行业。2017年,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