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养鸭大户只卖鸭蛋,年入1200万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8

他用自己的所有积蓄建基地养鸭子,却不卖鸭;他只卖海鸭蛋,就能一年卖出1200万,超越了当地几十家海鸭蛋企业。

他还凭借自己的聪明头脑,把“草木灰”海鸭蛋卖出天价。这个农村小伙儿就是许承华。本期子牙童趣新农人观察带你认识这位农村小伙子许承华。

许承华出生在广西省北海市合浦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许承华学习一直不错,2003年他考入南宁的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南宁的公路局工作。属于事业单位,工作稳定,父母看到他找到这么好的工作,很为他高兴。村里乡亲也都很羡慕他能留在市里。

父亲在老家一直养殖鸡鸭,养殖也是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2016年4月,正在上班的许承华突然接到妈妈的电话,电话里带着哭腔说父亲病重,许承华赶忙赶回家,可是父亲已经离开了人世。

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父亲的离开给母亲打击很大,听着母亲的哭声,一直很孝顺的许承华心如刀绞,他意识到他必须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母亲年迈,现在又无依无靠,这个时候最应该陪伴在母亲身边,报答和孝顺母亲。不能等到子欲养而亲不代。

许承华决定辞去事业单位的工作,回到家乡创业。母亲知道儿子要辞职坚决反对,他是全家的希望,好不容易辛辛苦苦考上大学,有了好工作,怎么能说辞职就辞职呢。哪个父母不希望孩子有出息。母亲气的两个月没和许承华说话。

村里的人也对许承华议论纷纷,还好妻子很理解他,知道他很孝顺,而且做了决定就不会后悔,勇往直前。

许承华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回来后最着急的是创业做点什么。合浦县,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物产丰富。当地大多以经营农产品为生,海鸭蛋就是其中一大特色产业。

许承华听说村里有位老奶奶,常年腌制鸭蛋,手艺很厉害,她做出来的鸭蛋,吃起来口感纯正咸香。这位老奶奶叫罗德英,今年已经86岁高龄了。

老奶奶一般用传统地锅,边烧水边烧制稻草灰,水开静置,到手触摸温度最为适宜,然后取出稻草灰,与水、盐按照一比一比一的比例混合,搅拌至糊状。鸭蛋先用米酒清洗一遍,最后用泥灰裹上鸭蛋。再用保鲜膜包裹上,在阴凉处放置30天。

许承华受到老奶奶养鸭蛋技法的启发,灵机一动想到这不就是家乡的特色吗?

2016年5月,许承华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开始筹建海鸭养殖基地,亲自研究怎么让他鸭子下的蛋与众不同。为了提升养鸭子的品质,许承华会在退潮的时候赶鸭子去海边,因为退潮后,海滩上有很多的海鲜,就能让鸭子吃的饱。

赶鸭子去海边的路程还是障碍重重。鸭子要先通过一个很陡的海堤,然后再走400米的路,鸭子摇摇晃晃需要走半个小时,接下来就到了下坡,可以轻松穿过一片红树林,然后就能自由自在的奔向大海,那里是海鸭们的乐园。

落潮后,海鸭子们争相抢夺螃蟹作为他们的晚餐。还能吃上不动的河蚌,还有一些小鱼小虾。

平时许承华还特意尝试在浅海给海鸭喂玉米,既可以让膳食均衡,同时玉米漂浮在水面,鸭子想吃就得不停的游动、扑腾,加大了鸭子的运动量,还有个好处是可以降低鸭子在野外产蛋的概率,没想到每天鸭子捡蛋量增加了8到10斤。这让许承华后来的收入比同行多出10多万。

许承华很善于营销,他利用网络,邀请游客来他的基地体验,可以免费捡鸭蛋,品尝鸭蛋,通过活动,没想到他的第一批海鸭蛋很快就都卖出去了。

许承华看到销量这么好,决定开始批量生产,同时还在老奶奶的技术工艺上升级,在静置过程中间,会把海鸭蛋反面也涂上泥灰,让海鸭蛋的的咸度更加均匀。

许承华以为自己的海鸭蛋终于可以批量生产了,结果意外发生了。新的一批腌制的海鸭蛋味道全变了。

这可吓坏了许承华,他挨个闻味道闻了很久,希望只是个别的鸭蛋出了问题,但是通过检查,所有的都坏掉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经过排除各种因素,许承华才发现,原来他在批量腌制的时候忽略了温度这个重要因素。这批海鸭蛋腌制时间恰好在夏天,正常需要保持温度在25摄氏度才好,温度高了,自然就会变质。

虽然发现了问题所在,但这次损失确实不小,周转资金出现了问题。许承华愁的天天蹲在海边唉声叹气。细心的妻子看到一筹莫展的丈夫,决定从娘家借出30万,让许承华渡过难关。

妻子的支持让许承华很感动,也动力十足,信心满满。通过调整后,许承华的海鸭蛋不但新鲜好吃,品质更加上乘。

海鸭子的蛋虽然比普通的蛋更小一些,但其蛋壳硬,10个鸭蛋也不会磕破一个海鸭蛋,便于运输。海鸭蛋蛋黄个头大,颜色深,蛋清质地黏稠。一枚的价格在12元左右。

随着新农业的不断推崇,品牌化推进已经成为农业市场化与产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部分。从2006年开始,农业部开始推行农业品牌化的行动,保护农产品能够做大做强。

乘着这道东风,许承华在2015年成立了广西许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就这样,许承华把农产品实现了市场化、公司化运作,公司从名字出发,想到母亲排行第三被大家称为“三娘”,于是决定注册了“许三娘”品牌。还设计制作专属品牌卡通形象等,希望能够打造北海海鸭蛋标杆品牌。

公司还成立“合浦县许三娘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对海鸭进行集中管理、养殖。

到2017年,海鸭蛋的订单量开始大爆发,同时也可以进驻到线下大型超市和连锁便利店。许承华还推出海鸭蛋附增值品,小克数的鸭蛋就做成蛋黄酥。还在中秋节推出海鸭蛋月饼,让其产品能够多样化。

这些营销方式让许承华一年多收入500多万。许三娘”品牌凭借品质和服务,当年被评为北海市海鸭蛋优秀品牌。还受邀得到央视的采访。许妈妈看到儿子在创业之路上的成就,终于认可了他回乡创业的选择。

2018年,公司获选“北海市蛋品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的荣誉。这一年3月,还和知名演艺人黄磊老师优选品牌“黄小厨”,达成了双品牌合作。

直至2019年,与公司合作的经销商已经遍布全国各大城市,零售APP上也陈列着“许三娘”品牌的产品。

就这样,许承多回到自己家乡,不但照顾了母亲,还让公司两年时间收益过千万。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奔入大城市工作。城市有着更多的改变生活的机会,但家乡却还有我们割舍不掉的亲情。

城乡之间的去留成为很多人都会面临的选择题。许承华用自己的方式给出了一个漂亮的答案。我们也祝愿更多的人能够守护亲情,实现创业梦想,振兴家乡。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29.html

“养鸭大户只卖鸭蛋,年入1200万” 的相关文章

从香港到广东,3个大学毕业生创业6年,打造农业科技专利技术

从香港到广东,3个大学毕业生创业6年,打造农业科技专利技术

临近换季,梁立锋的工作量又多了起来。从早上开始,他一整天都泡在大棚里,仔细检查棚内栽培系统的消毒情况,为育苗种植做新一轮准备。2016年,他和两个中学同学搭伙,自香港前往广东江门市创业,创业项目是鱼菜共生。6年时间,3个踏出校门后一头扎进农业领域的大学生,用“笨”办法摸索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模式,从如...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女性创业的三次浪潮:从“外来妹”到返乡创业者

水花,时代的浪花《山海情》里有个让人感动的女性角色——水花。她的一滴泪,就烫伤了很多人的心。水花的爸爸因为一口窖、一头驴、两只羊将她嫁给了邻村的陌生男子。水花有青梅竹马的心上人。她为此逃婚,但不忍父亲被欺负又回来了。婚姻和美了几年,丈夫又意外残疾,水花拖着年幼的女儿和残疾的丈夫,佝偻着身子走了七天七...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依稀还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本钱,但一定要会思考。”听到这句话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创业难道不需要本钱吗?”。他说:“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1982年的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很厚的那种土墙房盖的稻草,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最怕的就是刮大风,...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暮春微雨,竟有些寒意,但丝毫不影响万物抽枝吐芽,筋茁叶盛。四十岁的林强,迎着细雨先是在吊瓜地里加肥,又去芦笋园里侍弄着,看着这些在雨中争先成长的“宝贝”,林强不禁喜上心头。回乡创业千里黄云,游子已还2001年7月,揣着计算机及应用大专毕业证的林强,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为自己的梦想走上了打拼路。可...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山东一村8090后全部回村就业:在外干一个月不如回村一天

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种植大棚蔬菜有20多年历史,过去只有60多个“小土棚”,干活的多是50后、60后。2019年,“90后小夫妻”任召坤、崔广丹夫妇俩回村一个种辣椒,一个卖辣椒,成为地地道道的辣椒专业户,年入50万余元。崔广丹更是成为市场里小有名气的“辣椒经纪人”,每天批发辣椒至少3万斤,“这个只要你...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因为手术舌头切除两厘米而发音含混;上身的花格子衬衣被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沾满泥土,像是从泥泞田地归来的老农。眼前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张仲安,让记者深感意外:就是他,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就是他,4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