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80后亿万公子哥们“扔钱”创业

3个月前 (06-16)创业故事130

1986年出生的戴寅,2006年底从武汉到上海,刚与“蓝海创投”的出生于1980年的总经理杨沛见面时,举止僵硬,脸上红了又红,“完全是一个大孩子的模样”。和一般大孩子不同的是,他是携带着几亿元投资基金,从家里到上海创业的。

不过当时他还不知道VC是什么,在一所大学上了没多长时间就退学的他,以往熟悉的是用他父亲的钱,在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上赚钱。

一年后,戴寅的身材也从当初的清瘦变成了现在的庞然大物,他和几个合作伙伴共同组建的基金公司“同辉创投”,一年投资了12个项目,而专业的投资基金,可能一年只有一两个项目。他的项目从800万到3000万元投入不等,其中包括创业投资的热点新媒体领域,也包括去了一趟巴基斯坦,在当地投资一项公用事业。“他什么都投。”周围的伙伴这么评价他,带点嘲笑的口气。

不过他们也好不了多少。蓝海创投是个召集投资者和投资项目的新平台,在这个平台周围,聚集了四五十名上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不怎么懂创业投资、却渴望加入这行业的人。绝大多数是富二代,他们的父辈不乏各省首富,有的家族拥有3家上市企业。每个人背后,最少也有几亿元资产,所以杨沛会有些夸张地宣称,这些资产如全部用于创业投资,至少会有千亿元。

1982年出生的陈豪是蓝海创投的投资人,他看好这个平台,但他没有杨沛的夸张。陈豪的父亲是浙江嘉兴富豪,他从小被教育谨慎从事,他说,目前核心的四五个成员的投资基金只有几十亿元,“父辈还没有放心地把钱交给他们”。跃跃欲试的10多个成天和专业的风险投资研究者看项目的人的基金,加起来有上百亿元。全部成员的基金总量不知道,可是,“如果有一天,他们的父辈放手,把制造业赚来的钱放心交给他们投向资本市场,那就不是上千亿的问题了”。而这些民资,进入VC市场后,将成为一股新的力量。

陈豪将10多个各省的富二代带进了这个团体,他们开会讨论时会穿上名牌西装,“平时很随便,有几个喜欢网吧气氛,坚决上那里打游戏的,穿得尤其普通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6315.html

“80后亿万公子哥们“扔钱”创业” 的相关文章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汤爱博:一名建筑设计师的焦虑与创业历程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通过一个个初创者的故事,看这座青春之岛如何培育和孵化这些新生力量,观这座城市能否给这些创业者提供一个留下来扎根的理由。我们走进青岛拓界建筑设计...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成都 “00后”小伙农村种莲藕获丰收 将带领村民齐致富

“没想到首年采挖出的藕会是又长又大,由于卖相和品质好,前来批发藕的叔叔们只得排队,几乎是供不应求,估计总量超30万斤……”24日下午,正在田里与10多位挖藕师一起忙碌的成都“00后”小伙吴浩指着身前成堆泥藕说。当日的田间虽是艳阳高照,但伴随着冬日的微风,水田里仍是冰冷刺骨。只见吴浩和10多位挖藕师在...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一个盲人的创业传奇:白手起家3年成蘑菇大王

现在的何幼定在身边朋友们的帮助下,不但成了当地有名的“蘑菇大王”,还开办了农家乐餐厅,他利用本地山坡散养的万余只土鸡更成了外地食品企业眼中价值不菲的食材供应源头正常人创业已经很难,而双目失明的人要支撑起从生产一直到市场终端的产业链条更是难上加难。在浙江绍兴的上虞市,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是无法理解这个创...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菱湖:95后返乡创业变身“羊专家”

10月18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菱湖镇山塘村的菱湖中宏家庭农场的养殖大棚里,负责人沈志宏身穿深蓝色工作服、手提饲料桶,撒料、喂水,动作一气呵成。如今的他,虽然仍面容青涩,但已是管理800头羊的“羊老大”了。今年27岁的沈志宏是土生土长的菱湖草根“新乡贤”,父母养了一辈子鱼,2017年毕业后,和大多...

8名大学生用微信卖水果 3个月营业额达45万

8名大学生用微信卖水果 3个月营业额达45万

8位大学生,因为共同的创业梦想走到了一起,经过深思熟虑,他们勇敢地“杀”入当下最时髦也最火爆的市场——移动互联网O2O。目前,他们开发的“移动互联网+门店”微信平台——“大象果园”,已经让不少本地市民享受到便捷的生活服务,而且项目运营三个月以来,总销售额达45万元,带动四十余名大学生创业和就业。如今...

大学生返乡创业 黑水虻探出致富路

大学生返乡创业 黑水虻探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庐江县90后大学毕业生余宏伟,利用在高校里学到的知识返乡创业,养起了黑水虻,为当地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探出一条新路子,还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余宏伟的黑水虻养殖基地位于庐江县白山镇五艾村境内,一天三顿都要喂食,而喂养黑水虻的食物有点特别。合肥保护盾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