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两年内连开3家店,80后夫妻突破35岁瓶颈,创业开辟新天地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16

新乡西大街也被称为“电动车一条街”,在300米左右的道路两边,开着20余家电动车店,在这里,几乎可以购买到市面上在售的所有知名电动车品牌。蓝色头盔,黑色T恤……每天早上,周攀都会骑着小电动来到这里,给自己的电动车门店开门。

今年2月份,在电动车市场最淡的时候,周攀和妻子李锦利在这个新乡“电动车一条街”逆势开了第3家哈啰电动车店,也是唯一的旗舰店。周攀说,“年初开这家旗舰店的时候,身边的朋友都劝我们要慎重,现在生意不好做。但我想这也有可能是个弯道超车的机会。”

如今,经过半年的经营,夫妻俩用事实说明,开旗舰店是正确的选择。

周攀(右)和妻子李锦利(左)在讨论不同门店的车型

80后夫妻搭档逆势开店

“旗舰店开在主流市场店里面,我在这个店投入的精力还是很大的。”周攀和妻子李锦利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在他们开在西大街的哈啰电动车店讨论复盘,周攀告诉记者,电动车行业也有淡旺季,因为冬天天气冷,电动车缺少遮风挡雨的设备,所以冬天是电动车行业的淡季,“但我们这个店就是在冬天开的。”

“当时朋友都劝我们要慎重,但我觉着这也有可能是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除了周攀和妻子,这家店里还有两名店员。周再温在店里主要负责给顾客组装和检修车辆,“对于顾客来说,车坏了不怕,就怕车坏了不知道找谁修。”周再温一边拧着螺丝一边说,“我能做的就是给顾客一个安全感,他知道我是一直在线的。”

“导购主要是要帮需求不明确的顾客梳理清楚,挑出最适合他的车,这样生意才能做成。”在周攀和李锦利眼里,李智是店里的“金牌导购”,他不仅对店里所有车型的特点了如指掌,还会帮顾客理清需求,做出最合适的推荐。

“不是我吹牛,这条街上没有我不知道的车型。”李智告诉记者,“导购的基本功要扎实,市场上不同品牌所有车型的特点价位我都了解,知己知彼,才能给顾客做出最好的推荐。”

在旗舰店的开店之初,周攀当时也害怕,怕自己干不成。但看着妻子的全力支持和店员们的负责努力,周攀现在是越来越有信心,“大家都把心思放在店里,拧成一股绳,那我们就是最强的。没有不好做的生意,只有不好好做生意的人。”

从去年和哈啰合作以来,周攀和妻子李锦利在两年的时间里陆续开了3家哈啰电动车店,其中包括两家社区店和这家位于电动车主流市场的旗舰店。

“旗舰店和社区店针对的消费者人群不太一样,旗舰店在主流市场,十个人有九个人过来看过之后当场就购买了,不买我们的也会买其他品牌的。”周攀说,社区店一般都是开在社区附近,“附近社区的居民吃过饭之后,有这个需求的可能会过来转转看看,可能一次两次不能促使成交。”

“只要安排好,旗舰店和社区店就能形成互补,还能互相引流。”李锦利表示,虽然旗舰店的经营压力会更大一些,但和带来的收益是成正比的。“我们这家旗舰店的话,每个月电动车可以销售120台到150台之间,营业额在35万到40万之间。”

“收入这肯定是达到了预期,不然也不会开了第一家后再开第二家第三家。”夫妻俩笑着说。

中年创业,“得拼一把”

在决定开店创业之前,周攀也是一直在电动车行业做业务,在谈及为什么做了十几年业务突然想到创业这个问题时,周攀称,“之前也是在电动车这个行业,随着年龄越来越大,一直就在想自己创业,又刚好哈啰在全国进行招商。”

“过了35岁,如果再不创业拼一下试试,过了40岁就更没有这个心劲儿了。”2021年在郑州参加完招商会之后,周攀现场就付了定金,5月份,他的第一家店就如火如荼地开了起来。“之所以当场就付定金,主要是被公司的支持力度吸引了。”

周攀表示,公司不仅有装修支持、房租补贴支持,还有产品政策支持,“哈啰的操作模式和传统品牌的不相同,一方面会帮助我们进行线上引流,另一方面我们的产品都是智能化的产品,再加上外观好看,比较符合年轻人的购买需求。”

“现在电动车消费地主力军越来越年轻化了,能够满足年轻人的购买需求,再加上品牌效应,这些很重要。”在周攀认真考察学习,努力创业的背后,李锦利给了他最大的支持,“俺媳妇儿那会儿就给我说,让我只管往前冲,她给我兜底。”

尽管现在有3家店需要来回关注,周攀依旧会在和妻子相处时给妻子捏捏肩、倒杯水,“都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我是老板,我媳妇儿就是老板的老板,没有她,可能现在创业也不会这么成功。”

“我们店的成功肯定不都是因为我。”在李锦利看来,自己和周攀之所以能够创业成功,一方面是因为最初做了正确的选择,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店里所有店员的努力。“金九银十,最近也是电动车销售的旺季,我和周攀正在积极进行一些策划,争取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电动车销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547.html

“两年内连开3家店,80后夫妻突破35岁瓶颈,创业开辟新天地” 的相关文章

河源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200户村民一起种茶致富

河源女大学生返乡创业,带动200户村民一起种茶致富

茶山酣晴日,正值采茶时。近日,东源县柳城镇石侧村半嶂山上,云雾缭绕,仿如仙境。山上的茶树宛如一个个绿色的小精灵,闪烁着迷离的光点,如诗如画。“现在茶园共有1200亩,去年11月已经进行了修剪,今年春茶产量应该不错。”河源柳上美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下称柳上美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凤说,公司采取“公司+基...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又到一年螃蟹季,2020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将于9月21日举行,这些天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的顾敏正忙着大闸蟹开捕前最后的准备,既要拓展销售渠道,还得兼顾监测大闸蟹长势,多次乘坐渔船前往养殖基地实地查看。看着眼前这片大闸蟹养殖基地,顾敏坦言创业路走得真不平坦。顾敏出生于1986年,是一个土生土...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县城卖榴莲月销百万元 95后“三兄弟”搭上即时零售快车

创业一年后,邓明星“三兄弟”的榴莲店月销额近100万元,这个成绩超乎了他们此前的预期。邓明星创业的地方,不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是中部的一个县——长沙县。以往在一线城市才有的消费形态,已经在包括长沙县在内的县城蓬勃发展,不仅助力县城居民实现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让长沙县在新业态的发展中跑在了前列。去...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无花果 用追梦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无花果 用追梦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8月7日,正值无花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安居区观音镇桃子园村,一大片长势良好、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无花果把果树压弯了腰,成为村子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袁谋若啊?他在地头,那边,挑粪那个……”“挑粪那个”?这似乎让人难以与90后的大学生联想在一起。当记者见到袁谋若时,他正在准备“有机肥”。黝黑、干瘦,相对...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创业故事,虎年新春,一只胖嘟嘟的“憨憨”胖虎,成为全网最火的动物明星之一,活跃在表情包、红包封面和各大品牌的联名产品上。这只火爆全网的老虎形象,是由我国人气漫画家不二马大叔创作的IP——“我不是胖虎”。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胖虎是由龙岗2013文化创客园的深圳奇策迭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打造“出道”,而这...

90后女孩辞职养蜂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90后女孩辞职养蜂创业 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一排排的蜂箱整齐地排列在花丛旁,一群群的蜜蜂飞舞在山野花丛中,在蜂蜜收购季,蜂农们就开始忙碌地穿梭于蜂箱间,看蜂,摇蜜,孜孜不倦。养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十分艰难,饱含酸甜苦辣。然而,海盐元通街道的90后女孩沈宇琼毅然辞职创业,与蜜蜂为伴。近日,记者在元通街道的“沈福宝”蜂蜜销售中心见到了沈宇琼,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