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创业逆袭故事,蕲春90后宝妈开网红店,日销千单爆红

1个月前 (07-02)创业故事97

宝妈创业故事,中午时分,蕲春县漕河镇供销街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店内,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丁丁便匆匆开始了她一天的“战斗”:扫地、洗菜、切菜、穿串、制料……

据丁丁介绍,这家“笑蛮鸭网红铁板小吃店”是他们开的第三家连锁店,“笑蛮鸭”是他们自创的餐饮品牌,现在在广东有一家分店,漕河有两家分店。

一、返乡创业:从“打工妹”到“老板娘”的梦想觉醒

1994年出生的丁丁已是一个3岁小孩的妈妈,回想起为什么会从事这个行业,丁丁感慨万分。

很早以前,她心里面就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在漕河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门店,自己当老板做生意,但苦于自己手上没有资金。

于是多年前她就外出务工,开始的时候在广东一家文具公司上班,干了3年之后,由于工资待遇一直不高,最后辗转来到浙江打拼,机缘巧合下从事了美甲行业,这样又干了6年,期间自己还创业开办了3年的美甲店,手上也积累了一点资金。

由于此时已怀有身孕,她担心美甲时的化学物质对胎儿有影响,最后毅然放弃了这个行业,回到家里备孕,计划着等生完孩子之后,在家乡蕲春开一家自己的门店。

转眼孩子已经到了三岁,丁丁在家里再也坐不住了,当家庭主妇不是她的最终归宿。因为她自己创业当老板的梦想还没有实现。

2024年10月,丁丁和姐姐、姐夫商量,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找一家门店做生意,姐姐、姐夫便带着她到处找门面,最后相中了供销街的一家小店,盘下来做“笑蛮鸭”第三家品牌连锁店,仅用了三天时间,他们就把店面装饰一新,在国庆节假期期间就开始正式营业了。

二、三天装店+一元生蚝引流:小城小店的生意经

“去年国庆节,店面开业,但是客单价和客流量不尽如人意,一连几个月,都不见起色。”丁丁回想起开业后的场景,直言一度怀疑自己适不适合开店,甚至有了改行放弃的打算。

经过半年的磨合,丁丁已经悟出了一点生意经:“餐饮行业除了真材实料之外,也需要引流,线上线下都需要做引流的文章。”

于是,今年3月份,丁丁开通了自己的抖音账号“蕲春丁丁”,除了坚持发日常工作的视频,她还开通了团购橱窗,每天有不少人在线上订购套餐。

就这样,生意好转了起来,几乎每天忙到凌晨才打烊。

生蚝,特别是小生蚝,是店里最畅销的“爆款”,每隔几天,新进的海鲜生蚝就见底了,更新速度很快。

为此,她的小店推出了一元小生蚝的活动,有时候一天的订购量就有1000多个,“小生蚝赚不了钱,但顾客来了都必点,所以就把这个套餐坚持做了下来。”

据她介绍,生蚝都是从广东海鲜市场冷链发货,“绝对能保证食材的新鲜”。

三、烟火与远方:在小城烟火里烤出人生热望

丁丁说:“从事这个行业,每天和别人的作息时间有点不一样,必须下午三四点开始上班,晚上有时候要熬到凌晨两三点,虽然辛苦,但是很充实,现在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规律,白天有时间就休息一些。”

“唯一的遗憾是自己平时太忙,没有时间带孩子,女儿现在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在彭思一家幼儿园读书,到周末的时候孩子才过来。”说到女儿,丁丁的眼里泛着泪花。“我现在努力赚钱,就是希望她以后能够多读点书,日子过得更好一点,不要这么辛苦。”

“最高兴的事就是大家对我这个小店的认可,很多粉丝从蕲州、檀林这些乡镇专程过来光顾小店,有的人还把全家都带来了,这让我很是感动。”

“下午5点至6点,晚上8点至9点,这两个时段客人最多,忙不过来的时候,全靠姐姐一起帮忙。”她介绍,姐姐、姐夫帮了她很多,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小店。

说到以后的打算,丁丁心里充满了希望:“我想和姐姐、姐夫一起把这个品牌做大做强,然后有机会再开几家分店,如果能开到全国连锁就更好了,哈哈……希望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市井烟火,聚拢来是烟火,摊开来是人间。

丁丁用自己的创业故事,为青年人诠释了该以怎样的生活姿态去书写人生。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她不惧困难,辛勤付出,在小城的烟火里,“烤”出了属于自己的滚烫人生。(通讯员 刘自成 徐海朋)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232.html

“创业逆袭故事,蕲春90后宝妈开网红店,日销千单爆红” 的相关文章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一位“种粮”青年的乡村创业故事

“即使有疫情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收成还是挺不错的,早稻粮款100多万元。”10月中旬,琅琊镇上盛村的种粮大户张俊礼站在成片的农田里,感受着风吹稻浪,十里飘香。从部队退伍后,张俊礼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在城市奔波,并创办了一家互联网公司。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回到自己的家乡琅琊镇上盛村,看着眼前...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群山环绕着水库,78个自然村散落其间,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平均海拔为1980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五年前,这个数据仅为9624元。2017年,村民杨丽芹的丈夫因脑淤血双目失明,右手和右腿同时失能,不仅每个月要花近800元的医药费,还需要有人守在身边照顾。儿子正在读大三...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蚯蚓女孩”养上亿条蚯蚓创业,每天消耗上百吨“垃圾”

创业故事,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养猪致富、养鸡致富、养鱼致富的案例早已不新鲜,可你是否见过养蚯蚓也能致富呢?在四川省西昌市高草回族乡,一位叫罗景杨的女大学生辞职回乡创业,建起了一座“蚯蚓工厂”,养殖了上亿条蚯蚓,大家都叫她“蚯蚓妈妈”“蚯蚓女孩”。在仅有百亩的养殖场内,平时不起眼的小蚯蚓却牵出...

樱桃大王白智勇:30万亩的创业梦

樱桃大王白智勇:30万亩的创业梦

“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凡土之属皆从土。”古籍《说文解字》这样解释了“土”字的含义,原初“土”字并不带有现在“土包子”等蔑视讥讽之意,更多的则是朴厚的涵义。黑马哥意欲用“土老板”一词来形容这样一批创业者,他们通常出身于农村,也植根于农村。他们从事的事业常常是“土生意”,没...

厦门“水电工女孩”的创业故事:从短视频创作者到淘宝店主

厦门“水电工女孩”的创业故事:从短视频创作者到淘宝店主

穿着工装裤,手拿剪管刀,在满是尘土的毛坯房里装管接线……近日,一个在厦门同安做水电工的女孩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火了,多个视频获千万级播放量,点赞量频频破万。她叫陶媛,粉丝们称她小园,其实除了水电工、“网红”博主,她还有另一重身份——电子电工产品淘宝卖家。而正因为她既能肩挑手扛做水电,也能靓丽出镜拍视频...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90后的致富经!99年大学生和他的百亩樱桃林

2019年21岁的杨钧翔大学毕业时决定回家种地,这个决定让种了半辈子樱桃树的父母曾一时难以接受。但杨钧翔用了两年的时间将家里的20亩樱桃地扩大到100亩,用实际行动向所有人证明他的创业选择和野心。16岁萌生想法,21岁着手实施烟台福山区多山地,家家多以种果树为生。杨钧翔告诉记者,自己所在的张格庄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