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无花果 用追梦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4

8月7日,正值无花果成熟的季节,记者来到安居区观音镇桃子园村,一大片长势良好、一个个垂涎欲滴的无花果把果树压弯了腰,成为村子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袁谋若啊?他在地头,那边,挑粪那个……”“挑粪那个”?这似乎让人难以与90后的大学生联想在一起。当记者见到袁谋若时,他正在准备“有机肥”。

黝黑、干瘦,相对内向是袁谋若给人的第一印象,实实在在的农民形象,这与大多数人印象中,90后大学生衣着光鲜,皮肤白皙的形象相差甚远。

放弃就业回乡当“农民”

“无花果在土层深厚的土壤中,能长成高大的乔木树体。树龄可达100年以上。因此,为无花果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当谈起无花果时,袁谋若顿时有了精神,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讲起了自己的创业故事。

2015年,90后的袁谋若从成都中医药大学毕业之后没有选择继续深造,回到家乡观音镇桃子园村,不顾父母反对,放弃了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白衣天使”,当起了“农民”。2016年,他承包60余亩土地种植无花果树。如今,他已成为一名新型“职业农民”。用他的话来说:“未来的农业属于有理想的年轻人”。

袁谋若,是土生土长的观音镇山溪寺村人,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对农村和农业有着深厚的感情。当他放弃“白领生活”回到家乡创业时,别人问他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为什么不去上班,而选择农业这条又苦又累的路时,他说:“我本身来自农村,自始至终对农业就有一定的热爱,现在的农村和过去已经不一样,现代化农业需要懂技术、懂市场的创业者。我希望自己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有一番作为,在新农村的美好建设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桃子园村土地平坦,土壤环境适合无花果的生长,成为袁谋若追梦的理想温床。村支部书记黄友富介绍说,袁谋若年轻有为,看中了无花果的价值和桃子园村的土壤条件,无花果不仅物美价廉,而且本身拥有很广泛的药用价值,果园种植出的无花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艰辛创业后终见“彩虹”

袁谋若回忆起创业之初的不易,很是感慨,“每次回老家就发现大片大片土地荒废,就觉得特别可惜。当时冲劲比较大,也知道有风险,没有着重考虑这个问题。”

2017年,原本长势良好的树木忽然患上了白绢病,很多树木都死掉了。看着树木一棵棵死去,袁谋若坐在树下好绝望,付出这么多辛苦换来这样的结果,对未来产生了一点迷茫,感觉看不到明天的路。“不行,我不能被这点困难打倒!”袁谋若迅速调整心态,静下心来,仔细观察病虫害的症状,查百度、访前辈,认真查询相关知识,多方了解病虫害防治方法,曾经在农广校学习的父亲袁西学这时也成了他的“好帮手”,“他算吃得苦,群众都很夸他,都说一个大学生出来一天能对着太阳干,一身晒得黢黑,但是也没有办法,选择了这条路就必须走下去,而且要走好!”袁西学既是一个“好帮手",更是一名严格的父亲。

历经风雨终见彩虹,袁谋若在家人和朋友的支持下,在无花果种植这条道路上迈过了一个又一个坎,今年无花果进入第三年挂果季。袁谋若称,不受雨水多天气的影响,丰产期每亩至少收获无花果500公斤以上,年产值可达到20万元以上。

致富反哺帮村民增收

致富不忘乡亲。袁谋若的无花果园每年给出租土地的村民支付土地租金的同时,还给村民提供了诸多岗位,带动更多的农户共同致富。每年为村民增收6万余元。

“我的岁数大了,现在没有出去打工了。在果园务工,50元一天,增加了不少收入。”今年73岁的袁西华,在无花果园建起的时候便在果园打工。果园的劳动强度不大,栽树苗、施灌肥料、除草等,每天既能收入50元,同时又能照顾患病的妻子,一举两得。

“身为一名青年创业者,在新农村建设的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充满信心。我希望更多的年轻人投入农业,扎根基层,建设新农村。我希望通过自身的经历,吸引广大的有志青年回到家乡创业。”袁谋若认为,当一名新时代农民,需要很多知识,因此他一直不断学习,包括农村电子商务、农产品市场研究等,他琢磨怎样更大程度地发掘农业的潜力,他希望把自己的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壮大自己的果园,为周边村民增加收入。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袁谋若,这名90后大学生,正在努力做一个“追梦人”,为自己的“无花果梦”努力奔跑,为家乡发展、乡村振兴努力奔跑!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123.html

“90后大学生回乡创业种植无花果 用追梦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的相关文章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85后”海归学霸回国创业 让激光大灯实现国产化应用

环保、IT、投资、客座教授、教育顾问...... 集众多头衔于一身的王钢是80后。声音爽朗、年轻帅气,谈及海外留学后选择回国创业的历程,王钢侃侃而谈,他表示,国内鼓励年轻人创业的氛围让他心动,各级政府的支持以及社会的关注,让他觉得回国发展更加有活力和动力。在采访中,王钢告诉记者,2001年高中毕业后...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湖北农民回乡创业,成功把猕猴桃变成黄金果

黄祖伍是湖北省竹山县宝丰镇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在外地打工多年,想发家致富,更想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2012年时,他在四川省兴安县看到大规模种植的猕猴桃,当时就有了回家乡创业发展猕猴桃产业的想法。于是,他就在网上查阅猕猴桃产业的发展行情、市场价格。通过初步分析,他觉得在竹山县发展猕猴桃是可行的。201...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从“宝妈”逆袭成“网红收纳师”她靠“收拾”实现“财富自由”

一头干练的短发、亲和的笑容、雪白的手套……7年,陈翎隽完成了从“全职宝妈”到“月销30万网红收纳师”的华丽蜕变。2021年初,“整理收纳师”被人社部列为家政服务新工种,“时薪上千元,豪车别墅不是梦”的逆袭神话正吸引着许多人投身整理收纳行业。做“整理收纳师”到底是什么体验?近日,记者走入河南首届整理收...

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努力十年,只为遇见美

湖南益阳残疾女孩的创业故事:努力十年,只为遇见美

13岁前,她几乎不出家门;16岁,她第一次逛菜市场,异样的眼神让人崩溃;32岁,她开办“遇见美形象会所”,经营5年实现月入过万。因为双脚一级肢残,湖南益阳市资阳区长春镇清水潭村的莫小玲在遇见“美”的路上,努力了10年。在朋友眼中,这位“80后”小姐姐脸上总漾着笑意,聊天时不时抖包袱,让人轻松愉悦。如...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中国蔬菜之乡”寿光返乡潮正盛 青年菜里“淘金”圆“致富梦”

尽管已进入收尾季,李万庆的五彩椒大棚内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中国北方夏日凌晨3时,天刚蒙蒙亮,李万庆安排好雇佣来的村民,换上劳作时的行头,将改装的三轮车驶入自家近400米长的五彩椒大棚,开启了新一天的采摘工作。尽管已进入收尾季,但大棚内彩椒仍清香扑鼻,透着丰收的喜悦。图为李万庆采摘彩椒。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