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2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38

返乡创业故事:“成名须趁早”,60岁的王献志,为实现从家具厂商到家禽养殖户的跨界创业转型,他已在遂宁市安居区大安乡的山里待了7年。在其漫长而波折,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他欠债后卖了房也要坚持。为纪念父亲的创业历程,鼓励无数年轻的创业者,老人的儿子将六旬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

年逾半百后 仍跨界创业养鸭子

王献志,60岁,家住遂宁市河东新区。老人双鬓斑白,嘴上布满胡茬,蓬松的头发,加上满是沟壑的脸,以及其围围裙躬身拎水桶养鸭的模样,绝不会有人认为他曾是名“大老板”。

18年前,王献志经营一家具厂。1998年,因遂宁遭遇一场洪涝灾害袭击,洪水淹没他的的家具厂仓库。所有被浸泡过的家具,沦为生火的木材。遭灾后,他用政府给的补贴款重操旧业,无奈生意惨淡。从此以后,王献志改行经营农场、租门面卖副食、与人合伙撑船打渔,结果都在亏钱。

2007年,其朋友周三在涪江河滩上养鸭赚了钱。2009年,王献志凑钱与周三等3人准备养殖生态家禽,卖土鸡土鸭等生态产品。此时,王献志已53岁,不甘生意失败的他拿出10万元积蓄,3人共投资30万元钱合伙在安居区大安乡的河沟内养鸭。

不料,仅在第二次创业一年后,因山里发洪水,所有家禽均被冲走,养殖基地被冲毁,3人血本无归,每人仅剩1000元钱。

重振旗鼓 仍遭再次创业失败

此次创业失败,周三和另一名合伙人纷纷退股,不再继续养鸭子。然而,王献志选择坚持,他重振旗鼓再次投资养殖基地,买回鸭苗精心饲养。因他不懂养殖技术,再次亏损。

2010年春节前,在妻子的生日宴上,亲朋认为“王献志的年龄太大,不适合再创业。”个性固执的王献志没放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能再次成功创业。在此后几年,他将牛与家禽混合养殖,仍然连续亏损了几年。直到2013年,因养鸭子,他花光积蓄还欠了数万元外债。他用政府发给家里拆迁补助款,修建500平米的鸭棚,挖了大鱼塘养鱼,自费建了条500多米的水泥路,以连通村道公路。

王献志说,养殖基地经历此番休整,手里已没钱再投入。他准备卖房,却遭家人反对。他对家人讲:“若将卖房钱投入后,仍失败亏损了,我也要留在山(养殖基地)里。”王献志儿子王宏认为,再次创业将能体现其人生价值。因此家人妥协了,同意卖房支持他创业。

最终,王献志将卖房所得几十万元前用于还债,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养殖基地。经过多年打拼,如今他的养殖基地拥有占地500平米的养殖棚,饲养了2000多只家禽,每年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父亲7年创业故事 被儿子拍成微电影

目前,王宏除经营自己的餐饮店外,尽量挤出时间帮助父亲。去年,他注册了品牌,专卖父亲养殖基地里的土鸭蛋,还开通了网页,为父亲开辟了鸭蛋线上买卖通道。现在每周末,有不少人从重庆驾车,专程到王献志的养殖基地内挑选土鸭蛋和土鸭。

今年7月末,经王宏朋友建议,他将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期望通过以美食形式,向受众推介父亲基地的土鸭蛋等产品。前两天,这部遂宁民间首部美食微电影上线,影片讲述了王献志从不懂养殖技术、缺乏经验、产出产品不被客人接受,到如今其创业经历和产品获得客户承认的故事。

据该部影片的制作人介绍,若从年龄上判断,王献志是遂宁年龄最大的创业者,但老人放弃安享晚年,继续奋战在创业路上,其奋斗不息的精神让人赞赏。

王宏说,虽然拍摄微电影不能为养殖基地带来产品销售业绩,但王献志的创业故事却能激励不少仍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王献志认为“创业没有捷径”,他以自己的经验告诫年轻创业者:“无论创业路多艰难,都不能放弃,坚持就能闯出一条自己的理想之路。”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31.html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的相关文章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智能养鱼”闯出致富新路

创业故事:户外最高气温已近40℃,可在丹徒区高资街道巫岗村的一排排大型养殖车间里却是温度舒适,没有丝毫燥热感。8月10日,记者来到镇江市欣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800多平方米的大型车间里,安置着几个巨型养殖池,水温则根据鱼的品种和年龄段适时调整。这样的养殖车间共有10多个,每年可产出10多万斤高档成品...

县城创业十年:因时代而兴

县城创业十年:因时代而兴

半月谈记者 李亚楠 张思洁 张健陕西省商洛市山阳县位于秦岭深处,属原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走进位于县城的特产馆,琳琅满目的木耳、芝麻、核桃产品一旁,山阳县电商协会会长喻琰正在向客户介绍自家公司的产品——手工空心挂面。她一身白衬衣、牛仔裤、运动鞋的打扮,简单干练。如今的她,是山阳这个小县城里的创业...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女博士”石嫣:毕业后回村种地,用健康食品一年赚800万

乡下种地的清华女博士,她可能是最会种地的女博士。作为清华毕业的博士后,她出国留学,见识了国外的繁华,依然选择回到祖国,扎根农村创业,成为了农民眼中“脑子有病的城里人”。她运用学到的知识,依靠种地实现了年收入超过800万。让人意外的是,在上大学之前,她都没去过农村。从没去过农村的城里人,到依靠种地年收...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龙岗95后女孩,助“胖虎”火遍全网

创业故事,虎年新春,一只胖嘟嘟的“憨憨”胖虎,成为全网最火的动物明星之一,活跃在表情包、红包封面和各大品牌的联名产品上。这只火爆全网的老虎形象,是由我国人气漫画家不二马大叔创作的IP——“我不是胖虎”。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胖虎是由龙岗2013文化创客园的深圳奇策迭出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打造“出道”,而这...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提供百余妇女岗,月薪可达上万元!莱西80后返乡创业带动父老乡亲就业

“以前外出打工,很不方便,挣钱也不多;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工资也翻番了,一年至少能赚五六万元。”青岛莱西市七星河新村村民徐希红说,“这都多亏了王云静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就业机会。”说起王云静,返乡创业、造福乡亲,周边村庄的群众都对她竖起大拇指。八零后的王云静,从小在七星河胡家疃和龙三村长大。大学毕...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白领回乡当“牛倌” 带领众乡亲养牛致富

女性创业故事: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养牛这种活,一般都是由男人来干的。而她,原本是办公室里的光鲜亮丽的80后白领,却毅然辞掉了这份轻松的工作返乡创业回来养牛,开始悟起了养牛的门道,并从中寻找到了巨大的商机。吉安市泰和县沿溪镇女青年刘素珍,经过多年的辛勤打拼后,如今已成为当地养牛行业里的一位著名网红“牛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