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2023-01-18创业故事22

“成名须趁早”,60岁的王献志,为实现从家具厂商到家禽养殖户的跨界创业转型,他已在遂宁市安居区大安乡的山里待了7年。在其漫长而波折,充满坎坷的创业路上,他欠债后卖了房也要坚持。为纪念父亲的创业历程,鼓励无数年轻的创业者,老人的儿子将六旬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

年逾半百后 仍跨界创业养鸭子

王献志,60岁,家住遂宁市河东新区。老人双鬓斑白,嘴上布满胡茬,蓬松的头发,加上满是沟壑的脸,以及其围围裙躬身拎水桶养鸭的模样,绝不会有人认为他曾是名“大老板”。

18年前,王献志经营一家具厂。1998年,因遂宁遭遇一场洪涝灾害袭击,洪水淹没他的的家具厂仓库。所有被浸泡过的家具,沦为生火的木材。遭灾后,他用政府给的补贴款重操旧业,无奈生意惨淡。从此以后,王献志改行经营农场、租门面卖副食、与人合伙撑船打渔,结果都在亏钱。

2007年,其朋友周三在涪江河滩上养鸭赚了钱。2009年,王献志凑钱与周三等3人准备养殖生态家禽,卖土鸡土鸭等生态产品。此时,王献志已53岁,不甘生意失败的他拿出10万元积蓄,3人共投资30万元钱合伙在安居区大安乡的河沟内养鸭。

不料,仅在第二次创业一年后,因山里发洪水,所有家禽均被冲走,养殖基地被冲毁,3人血本无归,每人仅剩1000元钱。

重振旗鼓 仍遭再次创业失败

此次创业失败,周三和另一名合伙人纷纷退股,不再继续养鸭子。然而,王献志选择坚持,他重振旗鼓再次投资养殖基地,买回鸭苗精心饲养。因他不懂养殖技术,再次亏损。

2010年春节前,在妻子的生日宴上,亲朋认为“王献志的年龄太大,不适合再创业。”个性固执的王献志没放弃,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能再次成功创业。在此后几年,他将牛与家禽混合养殖,仍然连续亏损了几年。直到2013年,因养鸭子,他花光积蓄还欠了数万元外债。他用政府发给家里拆迁补助款,修建500平米的鸭棚,挖了大鱼塘养鱼,自费建了条500多米的水泥路,以连通村道公路。

王献志说,养殖基地经历此番休整,手里已没钱再投入。他准备卖房,却遭家人反对。他对家人讲:“若将卖房钱投入后,仍失败亏损了,我也要留在山(养殖基地)里。”王献志儿子王宏认为,再次创业将能体现其人生价值。因此家人妥协了,同意卖房支持他创业。

最终,王献志将卖房所得几十万元前用于还债,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到养殖基地。经过多年打拼,如今他的养殖基地拥有占地500平米的养殖棚,饲养了2000多只家禽,每年基本实现收支平衡。

父亲7年创业故事 被儿子拍成微电影

目前,王宏除经营自己的餐饮店外,尽量挤出时间帮助父亲。去年,他注册了品牌,专卖父亲养殖基地里的土鸭蛋,还开通了网页,为父亲开辟了鸭蛋线上买卖通道。现在每周末,有不少人从重庆驾车,专程到王献志的养殖基地内挑选土鸭蛋和土鸭。

今年7月末,经王宏朋友建议,他将父亲的创业故事拍成了微电影,期望通过以美食形式,向受众推介父亲基地的土鸭蛋等产品。前两天,这部遂宁民间首部美食微电影上线,影片讲述了王献志从不懂养殖技术、缺乏经验、产出产品不被客人接受,到如今其创业经历和产品获得客户承认的故事。

据该部影片的制作人介绍,若从年龄上判断,王献志是遂宁年龄最大的创业者,但老人放弃安享晚年,继续奋战在创业路上,其奋斗不息的精神让人赞赏。

王宏说,虽然拍摄微电影不能为养殖基地带来产品销售业绩,但王献志的创业故事却能激励不少仍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王献志认为“创业没有捷径”,他以自己的经验告诫年轻创业者:“无论创业路多艰难,都不能放弃,坚持就能闯出一条自己的理想之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www.cygs.cc/post/331.html

“遂宁六旬老人回乡创业养鸭 在山里待了7年” 的相关文章

背靠母校好创业 山大学子赚大了

背靠母校好创业 山大学子赚大了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名单,山西大学成功入选,这是该校继2017年入选全国首批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以来,在创新创业领域又一国家级层面的突破。山西大学如何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大学生们提升了哪些能力?11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听部分山大学子讲述了自己的创新创业故事。太原美...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90后毕凯斌:生存易,追逐理想的创业很难

创业,是一个人与一群人的故事,也是一个人与一座城的故事。创业过程中,也许会经历孤独、脆弱、委屈、冷眼、嘲笑……但,只要仍然在奔跑,终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结缘VR行业 创业梦起于创客大街出生于1993年的毕凯斌,虽然故乡威海也是海滨城市,但在青岛度过了四年大学生活后,他更想留在青岛闯出一片天地。...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苏州“80后”大学生回乡十年创业甘当“蟹农”

又到一年螃蟹季,2020年苏州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将于9月21日举行,这些天清水村蟹韵蟹业专业合作社的顾敏正忙着大闸蟹开捕前最后的准备,既要拓展销售渠道,还得兼顾监测大闸蟹长势,多次乘坐渔船前往养殖基地实地查看。看着眼前这片大闸蟹养殖基地,顾敏坦言创业路走得真不平坦。顾敏出生于1986年,是一个土生土...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95后姑娘回家“种稻”,做共富时代的“新农人”

“浙江是城乡区域发展最均衡、民众最富裕、社会活力最强、社会秩序最优的省份之一,为浙江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外,浙江的城乡发展的均衡性较好;民营企业占主体地位,改革创新的意识较强。这些都是浙江的重要优势。城乡共富,关键在吸引人才流向农业、农村。眼下,浙江各地都在实施“两进两回”助乡村振兴...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依稀还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本钱,但一定要会思考。”听到这句话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创业难道不需要本钱吗?”。他说:“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1982年的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很厚的那种土墙房盖的稻草,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最怕的就是刮大风,...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夫妻俩创业,拿下多个“全国第一”

从收酒瓶到卖酒水,再到成立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康德云和丈夫张京宝用了26年的时间。26年,夫妻俩三次创业,并拿下多个“全国第一”8月23日,费县上冶镇豆黄金食品有限公司内,刚刚与一家电商公司对接完的康德云拨通了丈夫的视频通话,在电话里,两人互相交代今天各自的工作进度,相互鼓劲儿,像7年前一样。只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