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90后大学生跨界探出养殖“新门道”

3年前 (2023-01-18)创业故事201

大学生创业故事:90后小伙江杰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多种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启了在蔡甸养殖鲈鱼的创业生涯。经过两年的摸索和打拼,江杰渐渐闯出了市场,并立志在蔡甸打造一个万亩鲈鱼养殖基地。

公司开口料孵化车间

下乡创业 从“小白”到养鱼“行家”

记者走进湖北江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开口料孵化车间旁投放鲈鱼苗,江杰则在一旁指导。

江杰今年32岁,武汉市江汉区人,2011年毕业于武汉轻工大学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后从事过设计、销售、金融和餐饮等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到鲈鱼。

图左为江杰

鲈鱼被称为第五大家鱼,鲈鱼肉质鲜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A、钙、锌等营养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通过查阅资料和市场调研,江杰发现鲈鱼苗种的退化和病害等问题极大地限制着鲈鱼养殖行业的发展,以致于鲈鱼在湖北的养殖规模较小,难以满足消费市场需求,因此培育优质鲈鱼苗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于是,江杰带着对农业的浓厚兴趣,积极响应政府的“三乡”工程政策,开始从事鲈鱼养殖行业。

刚开始接触农业工作,江杰有很多的不适应,创业初期也遇到过一些困难。江杰刚开始对鲈鱼的养殖方法不了解,培育鲈鱼苗种总是不顺利,通过翻阅大量的书籍、文献,请教水产养殖专业老师,走访养殖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一次次地实验,最后总结出了一套适合的养殖方案。

2020年秋天,他在父母的支持下,投资500余万元购买养鱼设备设施,在蔡甸区永安街道火焰村成立了一家集优质鲈鱼幼苗繁育、销售和鲈鱼成鱼销售、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培训推广和农业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水产养殖公司——湖北江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打造养鱼示范基地 年销售成鱼40万斤

该公司生产基地占地约200亩,已建成4000平方米渔业工厂、8000平方米水培蔬菜大棚和2320立方米循环水陆地圈养桶。公司现有职工30人、技术人员3名,均具备丰富的养殖经验。

鲈鱼苗

公司自成立以来,已建成陆地圈养系统72套,引进了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

2021年,公司年产鲈鱼规格苗达2000余万尾。公司养殖的成鱼畅销省内外,平均每年销售成鱼40万斤。

公司发展的同时,还带动周边近20户村民养殖鲈鱼,提供养殖技术,发展了近千亩鲈鱼养殖基地,还帮助周边养殖户销售成鱼300余万斤。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买到新鲜、价格实惠的鲈鱼。

立志打造万亩鲈鱼养殖基地

带动乡村振兴发展

通过走访,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吸纳了10余名火焰村村民在这里务工,让他们足不出村就能就业。

员工肖志飞在投放鱼苗

永安街道火焰村村民肖志飞今年50岁,在这里工作两年了,平常负责养鱼。目前他每月工资4000多元,能满足生活开销。每年8、9月份炎热的季节,不适宜苗种发育,他还可以享受两个月的带薪休假,让他感到很满足。

江杰介绍,公司在接下来的发展中,会继续重点推进优质鲈鱼苗种和鲈鱼养殖,扩大养殖规模,力争2023年年产量达到10亿尾水花、3000万规格苗。

同时他们也将继续传播鲈鱼养殖技术,带动周围养殖户养殖鲈鱼,在蔡甸区打造一个万亩鲈鱼养殖基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全面乡村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37.html

“90后大学生跨界探出养殖“新门道”” 的相关文章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二次创业”再出发

江西国有林场历史悠久,景德镇市枫树山林场早在1926年就已建立;江西国有林场发展不息,2016年起进一步深化国有林场改革,巩固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成果,创新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机制,完善国有林场改革发展政策支持体系。今天,江西国有林场通过“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次建功立业。记者连日来走进部分国有林场,场外...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红薯点燃致富梦,80后村干部郭培的“薯香人生”

地理位置的偏远,挡不住新郑市辛店镇湛张村人发展的热情,而郭培就是带领他们致富的种薯能手。四月末,骄阳下,郭培正弓着身子在地里插苗浇水,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他说,小红薯,大产业,这里承载了他的梦想,他要带领乡亲们开辟一片“薯香人生”。因地制宜,80后“致富能手”返乡带领乡邻创业80后的郭培是如今是湛...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一位80后女性创业的心酸史,了解平凡人创业的艰辛路

依稀还记得她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创业不一定要有本钱,但一定要会思考。”听到这句话我当时愣了一下,随即就问:“创业难道不需要本钱吗?”。他说:“听我讲完下面的故事你就明白了。”1982年的她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农村家庭,遮风挡雨的房子是很厚的那种土墙房盖的稻草,外面下大雨屋里就下小雨,最怕的就是刮大风,...

带领更多残疾人一起追梦——“轮椅天使”丁玉坤的创业故事

带领更多残疾人一起追梦——“轮椅天使”丁玉坤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今年1月,丁玉坤新成立了河北驰象爱帮科技有限公司,让自己的创业生涯更上一层楼。河北日报记者 解楚楚摄6月14日,记者来到坐落于石家庄市新华区钟宏路京津冀残疾青年创业园内的河北驰象爱帮科技有限公司,见到了它的创立者丁玉坤。丁玉坤今年40岁,先天性脊柱裂让她从小双足变形、双髋关节脱位。面...

回农村卖辣椒,90后小夫妻年入50万元,返乡创业越来越香

回农村卖辣椒,90后小夫妻年入50万元,返乡创业越来越香

城市套路深,当代年轻人开始选择回乡创业。青年返乡,不是逃离当你提着行李箱,从大城市返回农村家乡时,周围人只会对你贴上一个标签:失败。但是,随着时代发展,青年返乡不再只是一种逃离城市的无奈选择,更多的是一种个人层面上的主动融入。在山东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有20多年种植大棚蔬菜的历史,60多个“小土棚”...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返乡创业靠情怀也要给支持

近日,一则“博士天团”小城兴业的故事在社交媒体热传。7年前,一群高学历人才放弃一线城市的工作,来到河南巩义胡坡村创建企业研制新材料,而今,他们的企业已成为行业翘楚。学成归来,建设家乡,这样的选择其实在情理之中。这里头,既有乡土情怀使然,更有当地产业基础打底。要知道,高精铝、新材料、特色装备制造是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