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残疾人创业故事:余江青年身残志坚勇创业,日用品也能打开一片天

2个月前 (06-18)创业故事114

残疾人创业故事:命运也许对他并不眷顾,但他从不向命运低头,他乐观向上,他吃苦耐劳,他是残疾人中的自强典范,以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生命的华章。

金建辉,1982年出生于马荃镇张公桥,周岁那年由于一场大病,患上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脚残疾。面对残疾,一路走来,金建辉并没有消极悲观,而是乐观向上,勇敢面对。凭着自己的坚强毅力,自强不息,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现在的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外贸生意上打出一片天地。近日,他光荣地被评为鹰潭市首届最美残疾人。

像许多农村人一样,成年后的金建辉告别故乡踏上了打工的征途。他因没有一技之长,最初不得不靠骑摩的为生。

最艰难的时候是他父亲生重病那几年,对于家里本就拮据且上有老下有小的金建辉来说压力很大。他不得不白天黑夜连轴干,一天打几份工,做最累的活,吃最差的伙食,只为省吃俭用把钱寄回家。

201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金建辉有幸进入义乌国际商贸城上班。几年的摸爬滚打让他对外贸生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让他结识了一些做外贸生意的朋友。

2018年,金建辉经过反复考察认真思量,毅然决定创办迦美迪日用品有限公司。随着订单增多,公司也由原来的五六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六七十余人。

但随着父母年事渐高,儿女渐渐长大,一种思乡之情让多年漂泊在外的金建辉常常夜不能寐并生出许多感慨。今年3月,金建辉毅然将公司部分搬迁回余江。

在余江工业园区,余江迦美迪日用品有限公司内,电平车的旋转声不绝于耳。30多名工人有的在车边,有的在锁边,还有的剪裁、包装等。金建辉介绍,公司生产有洗鞋套、藏食垫、洗车手套、擦手巾等 13个日常生活用品,其中洗鞋袋与擦手巾还是公司专利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国家。工厂工人全部是附近村民,其中车工每人每月工资在6000至10000不等。其工人中有两位是夫妻,丈夫孙增广71岁,妻子孙水莲67岁,两人在公司做包装工作。“我们这么大年纪,找工作找不到,也没人要,感谢金厂长把我们招到厂里做手工活,每天也有百多块钱,非常感谢!”孙水莲老人由衷地说道。

据悉,目前公司运营良好,生产的订单供不应求,由于订单众多,工人每天加班加点赶工期。“我之前在义乌做日用品生产。我听说家乡营商环境好,扶持力度大,今年三月我就搬了一部分回来。回来后感觉确实租金比义乌便宜,工人也好招,这是吸引我的地方。下半年,我打算把设备全部搬回来,带动家乡人就业。”金建辉表示,下一步将扩大生产增加产能,目前最急需的是需要厂房。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在生活中,金建辉也遭受过挫折与磨难,但他始终不放弃。这也练就了他坚强不屈、永不放弃的坚强意志。“在日常生活中,我也得到过许多人的帮助,现在我条件好了,我也将尽我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金建辉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厂里,他优先招收残疾人,他认为残疾人不应遭受歧视,更应得到社会的关爱。

将“小产业”做成“大文章”,金建辉拼搏着努力着,犹如尘埃里开出的奋斗之花,绽放自己的光彩。(汪有辉 赖巍)


推荐阅读:

残疾人创业故事 | 彝绣张华芝:一根针“绣”出锦绣人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079.html

“残疾人创业故事:余江青年身残志坚勇创业,日用品也能打开一片天” 的相关文章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梦想就在前方,残疾人企业家刘闯的创业故事

残疾人创业故事:创业,本来就是一条艰辛之路,更何况是只能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创业,困难重重可想而知。现在,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加入到万众创业的浪潮之中,自强自立,实现自我价值,并带动更多人就业,带给社会满满的正能量。来自吉林省的90后小伙刘闯,就是这样一位残疾人创业者,他把世人眼中的种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大学开始创业,如今年产值15亿!丽水这位小伙子还不到30岁

大学开始创业,如今年产值15亿!丽水这位小伙子还不到30岁

每到下午,在松阳祥瑞电子商务产业园,一辆辆快递车往返于各个电商公司之间,上万件商品从这里出发,销往全国各地。自从2018年,松阳90后企业家叶方龙投资打造该产业园以来,经过4年的发展,目前产业园已入驻200多家电商企业,年产值近15亿元,极大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叶方龙(左一)大学开始创业,学成后...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返乡创业15年让近万人家门口就业

“这一批40万件的针织衫,是出口到国外沃尔玛超市的订单。”4月26日,在单县李田楼镇李田楼村头的加工车间里,看着正在忙碌赶制外贸订单200多名工人们,返乡创业带头人马秋花介绍说。今年48岁的马秋花从小在这儿长大,自18岁外出,辗转广东、福建等地务工,挤过工棚,睡过大街,历尽艰辛。吃苦能干的她从打工车...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夫妻的创业之路: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

残疾人创业故事:长安区有一对残疾人夫妻,即使一个丧失听力,一个肢体残疾,但他们不相信命运,不相信失败,认为人生就是奋斗与拼搏。纵使人生寂静无声,纵使命运折磨,他们一次次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终于成为当地数一数二的批发经销商,还帮助附近不少村民解决了就业难题。“一定要自己干,才有更大的世界”王燕云是新疆...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袁小梅:“90后”养蜂人闯出致富路 被华春莹点赞

黄胶鞋、橡皮手套,再套上防蜂服,油菜花地里那个裹得严严实实的养蜂人,就是贵州省纳雍县怕那村“90后”返乡创业青年——袁小梅。3年前,袁小梅从城市回到大山深处的老家,开始养蜂。如今,她不仅圆了自己的梦想,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了增收致富的门路。返乡只因为儿时的梦想袁小梅“蜂”狂的“甜蜜”梦想源于小时候喜欢看...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夫妻档”种柚逐梦乡村——黄小香廖伊群从大都市返乡创业的故事

金秋送爽,层林渐染。在梅县区程江镇浒洲村的一个山头,漫山遍野的柚树,挂满黄澄澄、沉甸甸的金柚,丰收的喜悦爬上伊为香家庭农场主人黄小香的眉梢。今年,是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此打拼的第10个年头。即将开摘的金柚,则是他们创业梦结出的丰硕成果。黄小香和丈夫廖伊群在摘柚,姐姐现场直播带货,向粉丝推介金柚。舍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