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武汉这名大学生分享创业故事

2个月前 (06-21)创业故事115

大学生创业故事: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施慧丽)王靖元,来自湖北宜昌,现就读于武汉文理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年仅大二的他,已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校期间,他不仅担任大学生创业协会宣传部部长及创业顾问,还兼任学生处学工助理队长。同时,他作为武汉小马驹创意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及长江新区高校创客俱乐部部长,他的创业故事激励着无数同龄人。

创业之路,始于微末,成于坚韧

王靖元,出生于湖北宜昌的农村家庭,记事起,他的父亲常年在外务工,身体病痛不断,他从小便深知生活不易,自幼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从小学时期的小生意到高中毕业后的创业尝试,王靖元的创业之路充满了挑战与艰辛。

他回忆道,当时高考成绩出来以后,他就想着走出家门在外历练,于是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起初我的商业思维、商业行为很简单,在公园学着别人摆摊,每天晚上都会去公园观察了解市场需求,我发现当时夏季做冰凉粉很火爆,但是大多都是很普通的红糖配冰粉加小料。于是我支起了人生中第一个创业小摊,推出了不同颜色、不同口感、不同种类的冰粉。起初收益很可观,三天回本,但连续不断的大雨导致每天入不敷出。”为了维持日常开销,王靖元开始在外面找兼职做。刚开始他四处碰壁被回绝,最后找了一份凌晨两点做物流分拣的工作。那段时间他每天下午两点准备材料,五点出摊,九点收摊,凌晨两点搬货,十点才能回去休息。“那两个月我经历了太多太多的辛酸苦辣,自那时起,我就坚定了进入大学以后创业的想法。”王靖元说。

创业路上的转折点

进入大学后,王靖元便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创业中。在求学的两年时间,王靖元不断地学习与自我提升,并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创业过程中结识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创业人士。大二时,他有幸遇到了一位亦师亦友的导师黄鹏,导师对他的改变和影响极为深远。

在导师黄鹏的悉心指导与支持下,王靖元创立了武汉小马驹创意文化有限公司,并逐步扩展业务范围,组建了一支志同道合的团队,共同致力于创业事业。目前,公司的业务主要涵盖三大领域:校园文创、新媒体运营及客户转化、AI数字人个性定制。自公司成立以来,王靖元团队从设计公司logo开始,到为母校武汉文理学院设计文创,经过不懈努力,团队的部分文创作品已成功申请到国家级版权。在此期间,他们还尝试了大学生助农产品的直播销售及产品账号的运营工作,并与校方合作为武汉地区其他高校拍摄宣传视频进行投放,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专业的客服团队,负责来电咨询。团队自三月中旬成立以来,现已取得5万元收益,目前每月收益稳定在3万元左右。

暑期留校,全力创业,获长江新区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全身心投入创业工作,王靖元和他的团队在暑期选择留校。期间,由于暑期学校宿舍无法居住,长江新区方面积极协调,安排他们免费入住邻近的职业学校宿舍。这一举措不仅解决了团队成员们的住宿问题,更坚定了他们全职创业的决心与信心。

文化传承与就业发展的双重使命

“成立小马驹创意文化有限公司的宗旨就是想‘让创艺赋能文化,用创心改变生活’。我们只有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好、传承好,才能让更多的国家和民族了解我们,这是‘文化兴国’的必经之路。”王靖元这样说道。

未来规划,志在千里,梦想翱翔

展望未来,王靖元满怀信心与期待。他计划在毕业前实现公司创收破百万,并与导师一起做好100所高校的“创客俱乐部”,计划打造100所“能打硬仗”的高校创业团队,引进更多的创业好项目,扩大创业以推动就业,积极响应和落实武汉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同时,他也希望能在武汉众多高校中寻找志同道合的年轻人加入他们的行列共同创业,实现人生价值。


推荐阅读:

90后音乐专业大学生创业:不搞艺术卖包子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04.html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武汉这名大学生分享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跨界探出养殖“新门道”

90后大学生跨界探出养殖“新门道”

大学生创业故事:90后小伙江杰大学毕业后,从事过多种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开启了在蔡甸养殖鲈鱼的创业生涯。经过两年的摸索和打拼,江杰渐渐闯出了市场,并立志在蔡甸打造一个万亩鲈鱼养殖基地。公司开口料孵化车间下乡创业 从“小白”到养鱼“行家”记者走进湖北江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开口...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李东:创业养蚯蚓 带富乡里人

在内蒙古乌海市海勃湾区金田农业园区,内蒙古奥远君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蚯蚓养殖基地占地70亩。15栋白色大棚整齐列队,遮阳网下60垄蚯蚓养殖床一条条排开。旁边是肥料发酵棚和有机肥加工储备棚,大棚旁边种着各种蔬菜,因为施用蚯蚓粪有机肥,长得油绿油绿。7月末,炎炎烈日下,养殖场里没有臭气,只有热烘烘的发酵味...

陆河罗金庭:返乡艰苦创业做个新农人

陆河罗金庭:返乡艰苦创业做个新农人

创业故事网:现年33岁的罗金庭是陆河县一夫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一夫田品牌创始人。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他大学毕业后返乡投入农业建设,助力家乡脱贫攻坚工作,不忘初心,爱岗敬业,回馈社会。罗金庭建立产品供应基地近300亩,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电商”的模式,主动吸纳贫困户家庭成员务工,...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西南小镇里年轻人的创业梦 上海来做“投资人”

群山环绕着水库,78个自然村散落其间,这里是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官屯镇,平均海拔为1980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56元。五年前,这个数据仅为9624元。2017年,村民杨丽芹的丈夫因脑淤血双目失明,右手和右腿同时失能,不仅每个月要花近800元的医药费,还需要有人守在身边照顾。儿子正在读大三...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李能龙:“拐杖支书”带领村民创业致富

残疾人创业故事:李能龙,男,汉族,1983年6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勐戛镇象塘村人,现任象塘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先后荣获“脱贫致富带头人”“扶贫好村官”“德宏好人”等荣誉称号。养猪创业促脱贫今年39岁的李能龙年幼时患小儿麻痹导致肢体残疾,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以微薄收入拉扯5个孩子长大。17...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物皆藏”创始人:金融系女孩成都圆汉服创业梦

“椿岁物遂,皆可观藏。我为品牌取名为‘椿物皆藏’,就是希望我们做出来的汉服能得到大家的喜欢,被拿来收藏,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美好愿望。”说话的人叫执辞,“椿物皆藏”汉服创始人,今年二十出头的她在高二那年偶然观看了一场汉服社团成人礼活动,从此便被汉家华服深深吸引。大学毕业后,她和发小一拍即合,从外省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