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华西村从穷到富六十多年:农民守着一张老照片的创业故事

2个月前 (06-24)创业故事140

农名创业故事:1991年5月,有个领导去华西村视察,刚进大门就看见墙上挂着华国锋的照片,旁边还有邓小平、陈云。干部问不合适吧?老书记吴仁宝说合适,这照片放这儿就是让大家别忘本。原来华西村最早的贷款是1978年中央批的,当时国家政策里提到了他们的小厂。吴仁宝觉得这是救命稻草,就一直记着这份情。

华西村以前特别穷,1961年吴仁宝刚当领导那会儿,地里收成不到全县一半。为了活命,他带着十几个村民去常州弄了一堆报废的机床,修修补补开起五金厂。1963年上面说要统一经营,差点把厂子收走。吴仁宝去县里求情,甚至当着领导面抖空袖子,说真没钱。最后厂子保住了,只能算个小补充。

后来改革开放,别人都盯着种地,吴仁宝看中厂子。他把厂升级成农机配件厂,利润一下涨了。1980年代,华西村的粮食、工业和收入都上来了。吴仁宝还让村民晚上听新闻,记要点。听说中央要支持乡镇工厂,立马加大投资;外贸放开后,又派十多人去深圳学做生意。

1986年,吴仁宝拿分红钱办技校,白天干活晚上上课。有人笑话,可后来靠自培的技术员,光修设备就省了六千万。1992年钢材涨价,吴仁宝叫人囤了一堆,三个月赚一个多亿。赚的钱先补医疗教育,最后才建新厂房。

不少乡镇企业改制时老板暴富,可华西村把所有资产都锁进集体户头。吴仁宝说富一人容易,富全村难。到2000年盖摩天楼龙希酒店,他说不是为了炫耀,是要让农民也能住得起。每年给各地参观团打三折,有人说亏,他只说眼界比钱重要。

2006年,吴仁宝又搞了个空中新农村,把楼房建成农业基地。顶楼种稻子装电梯,听起来像科幻,但真造了样板。专家说要是成功,一亩地能顶平地三亩。

2011年吴仁宝退休前,还在展馆看了那张华国锋的照片。他轻声说农民就讲个感情。照片挂了这么多年,从华国锋到邓小平,都是他们发展路上记得住的人。华西村现在还是集体资产多,村里人说这就是老书记当年定的规矩,有钱大家一起赚,苦日子过了才知道抱团重要。

去年我去华西村,看见那个展览馆还在,照片照样亮着。旁边新开了个文化馆,放着村子发展的录像,全是普通农民打工、开会、盖厂的日常镜头。管理员说没什么特别,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写在这儿,给后来人看看。

推荐阅读: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27.html

“华西村从穷到富六十多年:农民守着一张老照片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蔚来汽车李斌:山村里的大学生,创新大潮中的创业者

名人创业故事:作为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是这样开始的:12月1日早上六点多,他从美国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抵达香港,然后驾车途经港珠澳大桥去往珠海,忙到晚上8:15,他又到机场,要赶8:45的飞机,回北京参加12月2日上午的2018中国企业领袖年会。因为这趟航班晚点半...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无人机养小龙虾,“95后”新农人返乡创业创收百万

生长在景色怡人的百亩荷花池,吃着无人机投喂的饲料,青山绿水中小龙虾们日子过得惬意。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北端的乔口镇,水域资源丰富,2017年入选中国特色小镇。小镇中最有名气的莫过于生长在荷花池中的“荷花虾”,截至2021年底,望城区荷花虾养殖面积超过8万亩,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刘志鹏就是其中之一。...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返乡创业扎根农村,宁波“新农人”带领乡亲们走出一片新天地

胡晶金在农场查看小番茄。编前语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不管在什么时代,青年都是最具活力的群体,他们敢想敢拼,勇于挑战自我,在危难面前从不低头。喜迎二十大,青春心向党,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宁波晚报、甬上APP今起推出“青春赛道奋力奔跑”系列报道,聚焦我市青年农创客、青年岗...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北漂奶奶”返乡创业 高原上养蚯蚓“引”富路

2日清晨,在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52岁的韩发图麦刚为5岁的孙子穿好衣服就接到了合作社打来的电话。“这几天我们来不了,天冷了,蚯蚓也都进深土了,主要就是保湿,只要大棚盖好,应该不会有大问题。”韩发图麦对电话那头的人说。这位精神而又能干的妇女是当地的致富带头人“北漂奶奶”,顾名思义,...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返乡创业惠乡亲 种桑养蚕织锦绣

春雨淅沥,今年的第一批蚕宝宝已经接近“四龄”,即将结茧。覃燕华看着漫山绿油油的桑园,心中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从2017年返乡创业以来,她品尝到了种桑养蚕、致富带富的甜蜜滋味。潜心钻研苦练技术成为养蚕能手邕宁区那楼镇是传统的养蚕大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该镇农村几乎家家养蚕。后因市场凋落,养蚕的人越来越...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一等伤残军人,决定回乡创业

退伍军人创业故事:灰白的头发,瘦小的身材;牙齿多半已经脱落,因为手术舌头切除两厘米而发音含混;上身的花格子衬衣被洗得发白,脚上的圆头布鞋沾满泥土,像是从泥泞田地归来的老农。眼前75岁的四川退役军人张仲安,让记者深感意外:就是他,为救4名儿童奋不顾身勇拦惊马;就是他,4次被下达病危通知书、累计深度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