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故事 > 正文内容

华西村从穷到富六十多年:农民守着一张老照片的创业故事

2个月前 (06-24)创业故事83

农名创业故事:1991年5月,有个领导去华西村视察,刚进大门就看见墙上挂着华国锋的照片,旁边还有邓小平、陈云。干部问不合适吧?老书记吴仁宝说合适,这照片放这儿就是让大家别忘本。原来华西村最早的贷款是1978年中央批的,当时国家政策里提到了他们的小厂。吴仁宝觉得这是救命稻草,就一直记着这份情。

华西村以前特别穷,1961年吴仁宝刚当领导那会儿,地里收成不到全县一半。为了活命,他带着十几个村民去常州弄了一堆报废的机床,修修补补开起五金厂。1963年上面说要统一经营,差点把厂子收走。吴仁宝去县里求情,甚至当着领导面抖空袖子,说真没钱。最后厂子保住了,只能算个小补充。

后来改革开放,别人都盯着种地,吴仁宝看中厂子。他把厂升级成农机配件厂,利润一下涨了。1980年代,华西村的粮食、工业和收入都上来了。吴仁宝还让村民晚上听新闻,记要点。听说中央要支持乡镇工厂,立马加大投资;外贸放开后,又派十多人去深圳学做生意。

1986年,吴仁宝拿分红钱办技校,白天干活晚上上课。有人笑话,可后来靠自培的技术员,光修设备就省了六千万。1992年钢材涨价,吴仁宝叫人囤了一堆,三个月赚一个多亿。赚的钱先补医疗教育,最后才建新厂房。

不少乡镇企业改制时老板暴富,可华西村把所有资产都锁进集体户头。吴仁宝说富一人容易,富全村难。到2000年盖摩天楼龙希酒店,他说不是为了炫耀,是要让农民也能住得起。每年给各地参观团打三折,有人说亏,他只说眼界比钱重要。

2006年,吴仁宝又搞了个空中新农村,把楼房建成农业基地。顶楼种稻子装电梯,听起来像科幻,但真造了样板。专家说要是成功,一亩地能顶平地三亩。

2011年吴仁宝退休前,还在展馆看了那张华国锋的照片。他轻声说农民就讲个感情。照片挂了这么多年,从华国锋到邓小平,都是他们发展路上记得住的人。华西村现在还是集体资产多,村里人说这就是老书记当年定的规矩,有钱大家一起赚,苦日子过了才知道抱团重要。

去年我去华西村,看见那个展览馆还在,照片照样亮着。旁边新开了个文化馆,放着村子发展的录像,全是普通农民打工、开会、盖厂的日常镜头。管理员说没什么特别,就是真实发生过的事,写在这儿,给后来人看看。

推荐阅读:

四川江油:引领农民工返乡创业 筑牢乡村振兴基石


版权声明:本文由创业故事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cygs.cc/post/8127.html

“华西村从穷到富六十多年:农民守着一张老照片的创业故事” 的相关文章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一个聪明老板的花店生意经

创业故事:近年来,全国花店数量增加很快,竞争日趋激烈,花店经营者普遍认为生意难做。据调查,每个城市只有约20%的花店生意红火。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每位花店经营者都在思考的问题。赵小进就是众多花店老板之一,今年四十多岁,东阳人,人高马大,一脸干练、沉稳,坐在堆满鲜花的办公室里,显得很...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农村创业之“草莓大王”的 创业故事

每到草莓上市的时节,老郑每天一大早就会出现在草莓大棚里。“这个棚内温度需要调节”“湿度太大,快通风排湿气”……短短一上午,他已经帮着好几户果农指导草莓种植技术。老郑叫郑治平,1961年出生,早年是一名军人,从绿色军营转业到灞桥区物资综合供应站,赶上企业改制,他成为一名下岗职工。当过兵的老郑不抛弃不放...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恩阳男子返乡创业带动民富 举丝微之力筑优人生梦

暮春微雨,竟有些寒意,但丝毫不影响万物抽枝吐芽,筋茁叶盛。四十岁的林强,迎着细雨先是在吊瓜地里加肥,又去芦笋园里侍弄着,看着这些在雨中争先成长的“宝贝”,林强不禁喜上心头。回乡创业千里黄云,游子已还2001年7月,揣着计算机及应用大专毕业证的林强,走出了校园,走向了社会,为自己的梦想走上了打拼路。可...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与茶对话的“舍得”——残疾人龙维明的创业事迹

残疾人创业故事:在保靖县山野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不善言谈却总是满脸微笑的龙维明,似乎已经淡忘了2010年那场突然降临的意外。因车祸,龙维明右腿高位截瘫、左腿神经创伤。在家人的陪伴、帮助、鼓励下,龙维明没有放弃自己,经过漫长的治疗康复训练,终于结束了几年的轮椅生活。2013年,勉强能下地活动的龙维明与...

“90后”小伙回乡创业当“新农人” 直播带货农产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90后”小伙回乡创业当“新农人” 直播带货农产品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视频直播创业故事,大学毕业“杭漂”四年,在积累了一定的视频拍摄经验后,他决定返乡创业,成立农业公司。利用“直播+短视频”模式尝试销售家乡的土特农产品。在拓宽当地农产品销售渠道的同时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增收,他就是徐州市贾汪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90后”人大代表宋超。一、返乡创业他做起了“带货”主播“这是...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一个百香果农有惊无险的创业路

创业故事,“真倒霉,这年要亏大发了。还有三四十万株卖不出去,再过半个月就过了栽种节气了。”去年3月初,记者初次见到钟海扬时,他面对着一大棚子滞销的百香果苗垂头丧气地说。钟海扬是闽西长汀县南山镇的一位百香果农,官坊农场得心生物科技百香果育苗基地负责人。了解他的人知道,近几年,在他发展百香果育苗产业的创...